梁德新II 恢复高考圆了我的读书梦
相关推荐
-
丁中校友王敏:你好,2000年高考!
[往期选读] 丁中校友储晓妹:忆1997年高考 丁中校友周周:忆1997年高考 张广祥:我的高考 刘立忠:那年高考的感觉 曹义田:我所经历的1977年高考 佚名:忆1987年那场高考 广祥按 今天发布 ...
-
急求将下面一段话翻译成日文(不要翻译器
从小我们就要接受一系列的考试.小学入学考试,中考,高考... 小学时,我们为了能进入好的中学而努力:中学时,我们为了能够进入重点高中而努力:进入了高中,我们则为了进入好的大学而努力... 我们的好坏, ...
-
高考,记忆里的情怀!留言八一八您当年的高考!
~又是一年高考时~ 也许,时间就像一把镰刀, 在麦田里切割着我们的年华, 落地的麦穗,总有一束承载着 我们的高中岁月. 2017年全国统一高考将于6月7日至8日进行,部分省(区.市)由于考试科目设置不 ...
-
我的1977年高考
<宣城历史文化研究> -Gaokao Jiyi- 我的1977年高考 /刘/顺/道/ 高考制度的恢复,是改革开放前的重大事件,是党中央和邓小平作出的重大决策.得民心,顺民意.功在当代,泽润 ...
-
梁德新║曲折的读书路与我的写作历程
曲折的读书路与我的写作历程 文/ 梁德新 我是个平凡的人,中学退休教师,如今年届七十,数十年来读书爱书伴随着我的人生历程.我对客家文化有兴趣,在我退休前后的二十年间,在客家文化园地里耕耘,先后任市 ...
-
【洞庭作家】万志勇/十年寒窗,挣不脱的生死结
"党在我心中"特刊征稿启事 十年寒窗,挣不脱的生死结 高考随想之三 作者:万志勇 恢复高考的第二年,我就和高考打上了交道.将近30年来,我做过高中毕业班教师,做过高考教学研究工作, ...
-
分寸和尺度——《我看高考》浅评
那天,有一个高二的学生问,老师,高考作文中能写批判性文章吗? 我说,具体要看批判什么?宽泛的社会批判.文明批判一般问题不大,具体的制度批判.政权批判.意识形态批判最好不要写!不过,你放心,一般不会出这 ...
-
梁德新II旅游资源丰富的松口镇【客都原创】
旅游资源丰富的松口镇 梁德新 广东省梅州市梅县区松口镇是遐迩闻名的千年古镇,客家先民由闽迁粤的始居地之一.经千年孕育当地具有丰富的客家人文资源,享有文化之乡.华侨之乡.山歌之乡的美誉.松口地处闽粤要冲 ...
-
梁德新II客家人文资源丰富的松口古镇
客家人文资源丰富的松口古镇 文/梁德新 松口是个遐迩闻名的千年古镇,是一个文风极盛教育发达,历代人才辈出的客家山乡. 松口自古是兵家必争之地,是历史上的古战场之一,历史上大小战事繁多,境内至今还留下战 ...
-
梁德新II我任梅县政协委员期间的二、三事
我任梅县政协委员期间的二.三事 文/梁德新 1998-2003年,我曾任梅县第10届政协委员.那时全县有政协委员180余人,这些人来自社会各届人士,其中共产党员占40℅.依委员们的专长安排工作,如有 ...
-
梁德新II丘菊贤教授辅导我研究客家文化
丘菊贤教授辅导我研究客家文化 文/梁德新 我有幸在丘菊贤教授(1932-2015)晚年时与他有交住,我跟随他编书写书,学到很多知识而受益终身. 1992年丘菊贤教授退休后与妻子儿子回家乡梅州市居住.他 ...
-
梁德新II回忆写作二、三事——写作初期时的回忆
回忆写作二.三事--写作初期时的回忆 梁德新 祖国改革开放后,文艺界春光明媚,政府鼓励作家积极创作,文艺刊物逐年增多.为圆"作家梦",我利用业余时间写文章向报刊投稿.经常练笔对我日 ...
-
梁德新II回忆写作二、三事——家里人帮助我写作
梁德新 二十世纪九十年代,我居住在梅县松口镇.那时教师的生活是清苦的,维持家庭生活的经济来源是工资.为改善生活,二十世纪八十代我把照像.维修家用电器和修理录音机.黑白电视机为第二职业.妻子是教师做家教 ...
-
梁德新II回忆写作二、三事——我的写作简述
回忆写作二.三事--我的写作简述 梁德新 (接上回)几年前国家取消作家终身制后,广东省每年能享受政府创作经费,脱产写作的只有六十多人.各级作家协会帮助作家创作.出书,作家出书靠自筹资金.据我所知梅州的 ...
-
梁德新II忆50年前玩矿石收音机
玩矿石收音机 文/梁德新 50年前的1966-1968年是文化大革命初期,有2年时间学校没上课.那时我十天八天去一次学校看情况,听马路新闻. 那时农村的学生从小就学会劳动,靠勤工俭学读书,利用假日做工 ...
-
梁德新II回忆我读“社会大学”的日子
回忆我读"社会大学"的日子 文/梁德新 我是老三届的中学生,五十年前的1968年10月在校的中学生提前毕业,家在农村的回乡务农,家在城镇的上山下乡在农村插队落户有在到生产建设兵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