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可忍,孰不可忍
相关推荐
-
论语:事君尽礼(3-18)
君臣关系是孔子所关注周礼的又一重要内容.春秋末期天下大乱,君不礼臣.臣犯上弑君等现象屡见不鲜.孔子认为治理乱世,必须重新整顿.厘清并建立正常的君臣关系. 子曰:"事君尽礼,人以为谄也.&qu ...
-
论语:人而不仁(3-3)
"仁"和"礼"都是孔子的重要思想.在古代宗法伦理社会,如何处理好二者的关系,一定程度上决定着一个国家治理能力和水平,所以"仁"显得甚为重要. ...
-
论语:子入太庙每事问(3-15)
孔子以博学知礼闻名,而且对周礼特别尊崇,对僭礼的言行相当反感,时时处处都在倡导尊礼守礼,总是利用一切机会自觉践行并全力推崇他关于"礼"的主张. 子入太庙,每事问.或曰:" ...
-
论语:十世可知也(2-23)
礼仪制度是国家治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只要有人类社会存在,只要人们生活在一起,需要一种体系来维持人与人之间的关系,这就离不开礼仪纲常.随着朝代的更替,礼仪往往会发生变化,有一个继承与创新的问题.但无论怎样 ...
-
论语:郁郁乎文哉(3-14)
孔子特别尊崇礼制,对夏.商.周三朝礼仪制度有着深入细致的研究.孔子认为,朝代的更迭不应该也不会影响礼制的传承,周礼就是继承夏.商礼制并革新而形成的. 子曰:"周监于二代,郁郁乎文哉,吾从周. ...
-
论语:雅颂各得其所(9-15)
春秋时期礼崩乐坏,周礼不复.孔子极度推崇周礼,"郁郁乎文哉,吾从周",时时缅怀周公所规范的礼乐制度,于是致力于订正礼乐,期望以乐正礼,恢复周公之礼. 子曰:"吾自卫反鲁, ...
-
51.传统文化要在继承中发展
子曰:"周监于二代,郁郁乎文哉!吾从周." 这个"监"字是多音字,既读[jiān]又读[jiàn],读作"监[jiān]"时有监考.监察.监 ...
-
日寇对“河北双梅”抗日女英雄是怎么实施残暴的?是可忍孰不可忍
"红梅花儿开,朵朵放光彩",艰苦卓绝的抗日战争中,在燕赵大地上,有两枝坚守气节.凌霜傲雪的红梅,闪耀着永不褪色的光彩! 1940年5月7日,日寇剥光杨岭梅身上的衣服,绑架着游街示众 ...
-
孔子何故说出“是可忍孰不可忍”
曲阜孔庙 文/杨博 春秋时期,由于周王室王权衰微,对诸侯的控制力逐渐衰弱,出现了所谓"礼崩乐坏"的现象.当时,礼乐制度仍在一定程度上维系贵族社会的运转,只是原来天子才能用的规制被诸 ...
-
论语解读:是可忍孰不可忍
孔子评价季氏:"他用天子才能用的舞蹈阵容在自己的庭院中舞蹈,这样的事都可以容忍,还有什么事不能容忍? " 名言故事 所谓"八佾舞",就是舞蹈者列成八行,每行八人 ...
-
是可忍孰不可忍——不能忍的究竟是什么
还记得曾小贤面对胡一菲的蛮不讲理经常说的一句话:我的忍耐是有限度的.哈哈,看<爱情公寓>的时候非常同情他被胡一菲"蹂躏"的遭遇 经过本人不懈寻找,终于找到了解决办法. ...
-
咋能“是可忍,孰不可忍”呢
今天同科组十余位老师来听我的随堂课.既然是"随堂",也就是按正常进度该讲啥就讲啥.我周二似乎铁定为讲评周记时间,于是今天的内容还是与周记相关. 预备铃过后,孩子们齐背已经学过的&l ...
-
席延飞:是可忍,孰不可忍
早上,看了江苏特级教师王开东老师的儿子"小王子"的文章<坦言说>,被惊了一身冷汗.因为小王子"的"."地"."得&qu ...
-
“是可忍,孰不可忍”,这句话究竟什么意思?很多人误解了!
"是可忍,孰不可忍",这句话大家很熟悉. 一般人在非常生气,忍无可忍的时候,经常会说这句话,表示自己已经到达自己的忍耐极限,再也忍不下去了. 其实大家是误解了这句话的愿意.这句话是 ...
-
是可忍,孰不可忍!看了这些照片你就知道对越自卫反击不打不行
1979年爆发的对越自卫反击战是在中国近30年没有打过大的战争的情况下进行的,对经历了十年动乱的中国军队是一次极好的实战锻炼,通过这次战争对中国军队建设产生了极为深远的影响. 中越两国同属社会主义阵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