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离离原上草”一诗不完整?课本只有前四句,删减尽显大智慧!
相关推荐
-
被语文教材阉割的一首好诗
白居易的"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似乎是语文教材里始终保留着的一首诗,可见人们对它的认可度有多高.但是这首诗其实不是四句,而是八句,它是一首五言律诗: 赋得 ...
-
又送王孙去,萋萋满别情
出自唐代诗人白居易的<赋得古原草送别> 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 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远芳侵古道,晴翠接荒城.又送王孙去,萋萋满别情. 赏析 <赋得古原草送别>作于公元78 ...
-
“离离原上草”一诗,为何课本只收录前四句?专家:后四句有缺陷
西北望乡何处是,东南见月几回圆. 唐朝的诗人如同天上的繁星,在点亮唐朝的同时,还光耀了中华文化几千年.除了"诗仙"李白和"诗圣"杜甫之外,还有一位"诗 ...
-
杜甫赴宴写的诗,前四句句句无理,却把尴尬写得淋漓尽致
杜甫也是好酒之人,只要赴宴,他很少不喝醉的. 但是在公元754年夏天,他和岑参赴了一场宴会, 这是为什么呢,难道是主人不够热情周到? 我们一起来读读他在这次宴会上写的诗. 公元754年春,杜甫离开何将 ...
-
杜甫写给李白的诗,前四句是千古名句,值得反复阅读
李杜是中国诗歌史上名气最大,成就最高的两位诗人,而且两位诗人曾经有过交集. 两个人年龄上相差十二岁,认识的时候,李白已经很有名气,但是杜甫作为出生于世家大族的身份,让李白更加愿意和他成为朋友. 杜甫对 ...
-
白居易“离离原上草”一诗,究竟哪里有缺陷,古人为何会争论不休
白居易的<赋得古草原送别>,过去被收录在小学的语文课本里,不过只有头四句.那么,这首诗在进入课本的时候为什么会被"腰斩"呢? 原来,有的学者认为,这首诗其实只能算是&q ...
-
“诗圣”杜甫脍炙人口的十五首诗,小学课本都有!长大后才真正读懂杜甫!
杜甫(712年-770年),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与李白合称"李杜".原籍湖北襄阳,后徙河南巩县.诗人李商隐与杜牧合称"小李杜",杜甫与 ...
-
李白的千古名作,语文课本为什么只选前四句,担心我们背不了吗
李白是中国历史上最伟大的诗人之一,不仅在当时是明星,在后世更让人顶礼膜拜.相信每一个孩子在成长的过程中,就是李白的诗歌伴随长大.除去<静夜思>.<早发白帝城>.<望庐山瀑 ...
-
白居易“离离原上草”一诗,真的犯了低级错误吗?为何被古人质疑
公元787年前后,少年白居易入了长安.这时候李白已经离世20多年,但诗歌并没有因此没落,诗坛依然百花齐放.那时候的白居易或许无法想到有一天,自己能成为诗坛巨匠,他想的仅仅是能考上个进士. 于是,和很多 ...
-
曹植《七步诗》:课本竟然把“燃”写成“然”?
今天上网,偶然看到网友在讨论儿童图书(也可能是教材)中曹植<七步诗>,讨论重点主要有二:第一,为什么这首诗和我们小时候读的七言四句有很大差别:第二,为什么"萁在釜下然" ...
-
1000年来最动人的一首重阳诗,入选小学课本,第二句流传千古
17岁时,你在干嘛? 上高中,在学校读书?外出谋生,开始工作? 张爱玲曾说:出名要趁早.可是,17岁想要创出一番事业,确实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可是,在唐代,有这样一位诗人,他17岁写下一首诗,成为后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