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科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研究员汪筱林:飞龙“捕手”
相关推荐
-
佳士得化石、矿物和陨石拍卖鉴赏(一)
一种极为罕见的飞行翼龙 小池翼龙 侏罗纪 翼龙(翼蜥蜴)或翼龙(翼手龙)通常被称为翼龙,它们在上侏罗纪时期繁衍生息,是最早转变为飞行的脊椎动物:它们中空的骨骼和轻巧的身体使它们很好地适应了空中生活,尽 ...
-
“黄氏河源龙”站起来了!河源镇馆之宝“黄氏河源龙”模型全面完工并对外展出
广州日报全媒体记者今日从河源恐龙博物馆获悉,该馆历经一年半时间,依据河源出土的"黄氏河源龙"副型标本,修复出3具以"站立.产蛋.孵蛋"等姿态的恐龙骨架模型,让躺 ...
-
新疆哈密首次发现大型恐龙化石 天上有翼龙 地面有巨龙
中国丝路巨龙(左)与新疆哈密巨龙(右)及哈密翼龙动物群生态复原图(创作:赵闯,科学指导:汪筱林,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供图) 新疆哈密,在1亿多年前曾是翼龙的天堂.在21世纪的今天,科学家 ...
-
一枚约1亿年前的龟的胚胎化石蛋
2021-08-21 从中国地质大学(武汉)获悉,该校韩凤禄团队此前在河南进行野外考察时,意外获得一枚蛋化石.经研究确认,这是一枚约1亿年前的龟的胚胎化石,是已经灭绝了的体型巨大的南雄龟科成员所产的蛋 ...
-
现代人之起源于非洲?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高星研究员答热点问题
前段时间,<历史研究>发表了<新中国考古学70年发展与成就>一文,其中提到了"以北京猿人为代表的古人类,确是现代中国人的祖先",引发了网络的热议.可见,这个 ...
-
操控水流的高手!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科学家2021年8月02日在云南曲靖发现4.19亿年前最古老的三尖鱼类,被命名为刘氏镰角鱼,是盔甲鱼类三尖鱼科一个新属种
科技日报记者 陆成宽 2021年8月02日,记者从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获悉,该所研究人员在云南曲靖发现4.19亿年前最古老的三尖鱼类.该鱼发现于大约4.19亿年前的早泥盆世洛霍考夫期西山 ...
-
汪筱林:研究了20多年翼龙和恐龙,很多人羡慕,我觉得羡慕是应该的
2020年12月26日,"科普中国-我是科学家"第31期"科学真好玩"演讲现场,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研究员.中国科学院大学地球与行星科学学院教授. ...
-
甘谷籍著名科学家汪筱林
汪筱林,甘肃甘谷县磐安镇张家窑村人,中共党员.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研究员,博士生导师,巴西科学院院士.1986年和1989年在长春地质学院获学士和硕士学位.1989年留校,先后在校博物馆 ...
-
青石斑斑丨典籍印证古代科技辉煌成就访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史研究所研究员孙显斌
中央纪委国家监委网站 易舜 编者按:悠悠五千年,文献传后世.古代典籍是历史留给今人的一笔丰厚遗产,其中古代科技典籍能够印证中国古代辉煌的科技成就.在世界读书日来临之际,本报就古代科技典籍整理等问题,采 ...
-
智慧农业领域杰出学者(中科院篇)——陶福禄 研究员
智慧农业领域杰出学者(中科院篇)——陶福禄 研究员
-
智慧农业领域杰出学者(中科院篇)——牛书丽 研究员
​智慧农业领域杰出学者(中科院篇)——牛书丽 研究员
-
典籍印证古代科技辉煌成就 访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史研究所研究员孙显斌
左图:宋本<孙子算经>书影.在这部科技典籍中就出现了鸡兔同笼问题. 右图:明代学者文俶所绘<金石昆虫草木状>书影.此书描绘了一千多种金石昆虫草木的模样,这一页描绘的是一种叫光明 ...
-
Nat Genet|中科院昆明动物所科研人员大规模测序揭示了比目鱼基因组的特殊体型的多系起源特征
比目鱼的特殊身体结构的进化和遗传起源在很大程度上还不清楚.我们分析了胸鳍比目鱼14个科中的9个的11种比目鱼的基因组,得出的结论是胸鳍比目鱼和拟胸鳍比目鱼并没有形成一个单系群,表明它们的起源独立于不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