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吕氏春秋》卷7孟秋纪5懷寵诗解1道彰奸息义兵生人
相关推荐
-
余顺亮:孟秋有寄
孟秋有寄 小鸟初逢细雨惊, 风中无序乱穿行. 搅翻竹影随心动, 唤起乡愁对酒倾. 命笔欲书新梦境, 遣词难壮老夫情. 不知叠韵同谁唱, 遥想家山百草生. 余顺亮2021年8月17日初稿祈正! ...
-
《世界哲学源流史》中国秦汉时期哲学之二:《吕氏春秋》
中国秦汉时期哲学之二:<吕氏春秋> 在秦朝的统治思想中,法家思想占主导地位,这是毫无疑问的.但是,秦代也不是单采法家一家的主张,而是杂揉了阴阳.儒.道和宗教神学的思想.对于法家思想也非全盘 ...
-
《吕氏春秋》卷7孟秋纪5懷寵诗解2诛诛尊贤恤孤散财
题文诗: 先发号曰:兵之来也,救民之死,子上无道, 据傲荒怠,贪戾虐众,恣睢自用,摒远圣制, 謷丑先王,排訾旧典,上不顺天,下不惠民, 征敛无期,求索无厌,罪杀不辜,庆赏不当. 若此然者,天之所诛,人 ...
-
《吕氏春秋》卷7孟秋纪4禁塞诗解2无道侥幸救守助幸
<吕氏春秋>卷7孟秋纪4禁塞诗解2无道侥幸救守助幸 题文诗: 致使夏桀,殷纣无道,至于此者;使智伯瑶, 吴王夫差,侵夺至此;晋厉陈灵,宋康不善, 至于此者,皆侥幸心.若令桀纣,事先知必, ...
-
《吕氏春秋》卷7孟秋纪4禁塞诗解1兵义伐守不义不可
<吕氏春秋>卷7孟秋纪4禁塞诗解1兵义伐守不义不可 题文诗: 救守之心,守无道而,救不义也,祸莫大焉, 害天下民,害莫深焉.凡救守者,太上以说, 其次以兵.以其说则,聚徒成群,日夜思之, ...
-
《吕氏春秋》卷7孟秋纪3振亂诗解2救守诽伐赏恶罚善
<吕氏春秋>卷7孟秋纪3振亂诗解2救守诽伐赏恶罚善 题文诗: 攻伐之与,救守一实,取舍人异,辩说去之, 终无定论.固不知悖;知欺心诬.诬悖之士, 虽辩无用.非其所取,取其所非,是利之而, ...
-
《吕氏春秋》卷7孟秋纪3振亂诗解1义兵利民诽攻不义
<吕氏春秋>卷7孟秋纪3振亂诗解1义兵利民诽攻不义 题文诗: 今世浊甚,大道隐没,黔首之苦,不可加矣. 天子既绝,贤者废伏,世主恣行,与民相离, 黔首百姓,无所告诉.贤主秀士,宜察此论, ...
-
《吕氏春秋》卷7孟秋纪2蕩兵诗解2诛暴利民义兵良药
<吕氏春秋>卷7孟秋纪2蕩兵诗解2诛暴利民义兵良药 题文诗: 有以噎死,欲禁天下,之食则悖;有乘舟死, 欲禁天下,之船亦悖;有以用兵,丧其国者, 欲偃天下,之兵谬悖.兵不可偃,若水火然, ...
-
《吕氏春秋》卷7孟秋纪2蕩兵诗解1义兵天生其不可偃
<吕氏春秋>卷7孟秋纪2蕩兵诗解1义兵天生其不可偃 题文诗: 古圣王者,有义兵而,无有偃兵.兵所自来, 由来已久,始有民俱.兵者威也,威者力也, 民有威力,民之天性,所受于天,人非能为. ...
-
《吕氏春秋》卷10孟冬纪5异用诗解2圣无不材孔子杖义
<吕氏春秋>卷10孟冬纪5异用诗解2圣无不材孔子杖义 题文诗: 周文王者,使人抇池,得死人骸.吏以闻王, 文王命曰:乃更葬之.吏答王曰:此无主矣. 文王乃曰:有天下者,天下之主;有一国者, ...
-
《吕氏春秋》卷10孟冬纪5异用诗解1真情用材汤德及禽
<吕氏春秋>卷10孟冬纪5异用诗解1真情用材汤德及禽 题文诗: 万物同而,用於人异,治乱存亡,死生之原. 故国广巨,其兵强富,未必安也;尊贵高大, 未必显也,在於用之.桀纣用材,以成其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