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1期】音频学《论语·里仁篇第5章》君子怎样在富贵或贫贱中坚守仁道?
相关推荐
-
《论语里仁篇第四》主要讲什么(2/2)
经史合参读经典 日积月累学圣贤 [原文朗读] 第14章,子曰:"不患无位,患所以立.不患莫己知,求为可知也." 有仁德的人有谦让之德,但不会埋没自己.没有仁德的人,即使争也争不来. ...
-
素说论语:八佾篇(07)
一原文八佾第三3.07 子曰:"君子无所争.必也射乎!揖让而升,下而饮,其争也君子."[试解]孔老师说:"君子当以胸怀仁德为本,以通明礼教的精神与内涵为修行的着手处,故其 ...
-
《论语》中关于“勇”的谈论
<论语>中关于"勇"的谈论 勇,气也.--<说文>气之所至.力亦至焉.心之所至.气乃至焉.故古文勇从心,恿. 下面我们看看论语中关于"勇" ...
-
素说论语:学而篇(03)
学而第一 1.3 子曰:"巧言令色,鲜矣仁." [试译]孔老师说:"说着迎合别人心意的话,装出讨人欢喜的神色,这种人的仁德仅仅是外表装装样子的,而内心的仁德是很少的.& ...
-
富贵索求不违仁——《论语》悟读【69】
生而为人好富贵,富贵索求不违仁. <论语>第四篇第五章: [原文] 子曰:"富与贵,是人之所欲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处也:贫与贱,是人之所恶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去也.君子去仁,恶乎 ...
-
论语:子贡问友(12-23~24)
12-23朋友之间必须重"信",对待朋友的错误要开诚布公.推心置腹地加以劝导.如果朋友坚持不听,就不要强行劝告,否则就会自取其辱,甚至疏远朋友. 子贡问友.子曰:"忠告而 ...
-
【第345期】音频学《论语·宪问篇第5章》孔子怎样阐释德与言、仁与勇的关系?
音频学<论语·宪问篇第5章>孔子怎样阐释德与言.仁与勇的关系? 14·5 子曰:"有德者必有言,有言者不必有德.仁者必有勇,勇者不必有仁." 意思是说:"有 ...
-
【第91期】音频学《论语·里仁篇第26章》与人相处应怎样把握分寸?
音频学<论语·里仁篇第26章>与人相处应怎样把握分寸? 4·26 子游曰:"事君数(音shuò),斯辱矣:朋友数,斯疏矣." 数:屡次,多次.引申为烦琐的意思.斯:文 ...
-
【第90期】音频学《论语·里仁篇第25章》有道德的人为什么不会孤单?
音频学<论语·里仁篇第25章>有道德的人为什么不会孤单? 4·25 子曰:"德不孤,必有邻." 德:此处指有道德的人.邻:本意指邻居,此处指"亲近之者&qu ...
-
【第89期】音频学《论语·里仁篇第24章》君子为什么出言要谨慎而行动要敏捷?
音频学<论语·里仁篇第24章>君子为什么出言要谨慎而行动要敏捷? 4·24 子曰:"君子欲讷(音nè)于言而敏于行." 讷:不善于讲话:另一说指说话谨慎.作动词时意为 ...
-
【第88期】音频学《论语·里仁篇第23章》人为什么需要约束自己?
音频学<论语·里仁篇第23章>人为什么需要约束自己? 4·23 子曰:"以约失之者,鲜矣." 约:约束,严于律己.这里指"约之以礼".鲜:少. 孔 ...
-
【第87期】音频学《论语·里仁篇第22章》“耻躬之不逮”体现了古者怎样的学风?
音频学<论语·里仁篇第22章>"耻躬之不逮"体现了古者怎样的学风? 4·22 子曰:"古者言之不出,耻躬之不逮(音dài)也." 不出:不妄然出口 ...
-
【第86期】音频学《论语·里仁篇第21章》能知父母之年的有几人?
音频学<论语·里仁篇第21章>能知父母之年的有几人? 注:4·20 子曰:"三年无改于父之道,可谓孝矣." 这一章重出,见<学而篇>第11章.此处略. 4 ...
-
【第85期】音频学《论语·里仁篇第19章》当今时代“父母在,不远游”的古训还适用吗?
音频学<论语·里仁篇第19章>当今时代"父母在,不远游"的古训还适用吗? 4·19 子曰:"父母在,不远游,游必有方." 游:指远离家乡去游学.游 ...
-
【第84期】音频学《论语·里仁篇第18章》子女怎样把握尽孝的尺度?
音频学<论语·里仁篇第18章>子女怎样把握尽孝的尺度? 4·18 子曰:"事父母几(音jī)谏,见志不从,又敬不违,劳而不怨." 几谏:以委婉的言语和态度劝谏.几,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