邵红峰:巫峡南行记
相关推荐
-
三峡三日(五月二十七日)
早晨起来,船早已通过三峡大坝,并将秭归.巴东县甩在身后了.艳阳初升,在江面上射出万道金光. 巫峡,起自巫山县城东,止于巴东县官渡口,全长46公里,有大峡之称."万峰磅礴一江通,锁钥荆襄气势雄 ...
-
文化 ‖ 巫山信是阳云台——范成大巫山遭雨阻(2)
点击上方蓝色文字 关注我哟 ☀ 在这里,你会更懂巫山! 将至巫山遇雨 峡行水落惟忧雨,通昔淋浪怨行旅. 千山万山生白烟,阳台那得云如许? 笺词腾告翠帷仙,丐我一晴翻手间. 放开十二峰头色,重赋碧丛 ...
-
地理 ‖ 龙洞村:朝阳洞里故事多
点击上面蓝字关注我吧 ☀ 让你更懂巫山! 光绪<巫山县志·山川志>载:朝阳洞,县西北三十里.山形如狮,洞即狮口.深广三四丈,以洞门朝东故名.万历间,高僧如意,修作梵刹.今佛像殿宇,曾经改造 ...
-
邵红峰: 三峡古代畬田风
三峡古代畬田风 文/ 邵红峰 三峡绵亘四百里,两岸高山峻岭,重峦叠嶂,高峡与深谷落差很大 ...
-
邵红峰:三峡古代民居
三峡古代民居 文/邵红峰 长江三峡两岸居民,利用峡江多岩石树木之优势,依山势筑室而居,层层叠叠,仿佛置入山水画卷之中.尤其在那险峻的临江之畔,古代巴人依山傍水建成了一栋栋奇特的"吊角楼&qu ...
-
邵红峰:巫山渝鄂古道
巫山渝鄂古道 文/邵红峰 自古以来,从巫山至湖北有长江三峡水道之便.然而,从巫山陆路通向鄂西建始.恩施等地,历史上曾有两条有名的古道:一条是巫山大溪至湖北建始的骡马道,另一条是唐宋时代的南陵山道. 由 ...
-
邵红峰: 巫山神女庙寻踪
巫山神女庙寻踪 文/邵红峰 当你乘坐江轮游览壮丽的长江三峡时,就会看见神女峰上那亭亭玉立的一尊青石,在云雾缥缈中犹如一位云中仙子.她就是相传数千年,老幼咸知的巫山神女的化身. 据<墉城集仙录&g ...
-
邵红峰:野人山鬼神女(亘古之谜)
野人山鬼神女 (亘古之谜) 文/邵红峰 大宁河畔地处神龙架林区南坡.其中,野人.栈道及悬棺成为大宁河千古之谜.近年来,神农架林区及河畔陆续发现野人踪迹.海内外 ...
-
邵红峰:三峡竹枝词
三峡竹枝词 文/邵红峰 <竹枝词>原为古代巴渝民歌,早先源于巴山巫山一带.据传,古时候,当地山乡的男女老幼在唱歌时总爱用竹枝起舞,因故得名<竹枝词>.这种优美动听的民歌形式,早 ...
-
邵红峰:长江三峡名称谈
长江三峡名称谈 文/邵红峰 今日长江三峡,即瞿塘峡.巫峡及西陵峡.然而,古代长江三峡曾称之为"巴东三峡"及"瞿塘三峡". 北魏郦道元在名著<水经注> ...
-
邵红峰:川江轶事
川 江 轶 事 作者:邵红峰 望娘滩 船过望娘滩,杨大江抽空为我讲叙了一个悲壮的故事: 记得,还是在孩提之时,我曾听父辈们在漁火映江的时刻,为我们讲叙了望娘滩的故事.他们每讲一次,总会老泪横流,嗓音低 ...
-
登酃峰.南风面记…
[ 登酃峰.南风面记] 文:朱宁宁 去年就常听驴友叨唠叨登湖南第一峰,年初因疫情耽搁,夏季考虑不适宜深山徒步. 双十二这天,我们十五位驴友开三辆小车终于成行,早上九点多出发,十二点半左右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