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证治准绳·女科》滞下
相关推荐
-
三、黄文东优势病种 萎缩性胃炎,溃疡性结肠炎,肠易激综合症
黄文东秉承叶天士和李东垣两家学说,在学术上既继承了李东垣的脾胃学说,突出人以胃气为本的思想,认为人体元气的运行以脾胃为枢纽,在立论制方上,注重补中益气,升阳益胃,以达到扶正祛邪治疗疾病的目的:同时又汲 ...
-
【六君子汤加减-治慢性胃炎】
慢性胃炎以中上腹痛.食后腹胀为主证.对于慢性胃炎中医根据整体情况及证候而治疗,从脾胃为后天之本来考虑. 不管什么性质的慢性胃炎,平常治疗都用六君子汤为主,随证加减,惟慢性萎缩性胃炎不用制酸药(如瓦楞子 ...
-
滞下
滞下 中文名滞下 拼音zhì xià 定义病名.中医指痢疾. 滞下 zhì xià 1. 病名.中医指痢疾. 见<备急千金要方>卷十五.即痢之古病名. <景岳全书>卷二十四:& ...
-
《沈氏女科辑要》卷上 第二十二节 妊娠滞下及下利
第二十二节 妊娠滞下及下利 <本草纲目>∶妊娠下利,用鸡卵一个,乌骨者尤妙.开孔去白留黄.入漂铅丹五钱搅匀,泥裹煨透,研末.每服二钱,米饮下.一服效是男,两服效是女. 沈尧封曰∶曾试过,有 ...
-
《沈氏女科辑要》卷下 第十七节 泄泻、滞下
第十七节 泄泻.滞下 沈尧封曰∶乙亥初夏,傅木作妇,产时去血过多,随寒战汗出,便泻不止.余用大剂真武,干姜易生姜,两剂,战少定,而汗.泻如故.又服两日,寒战复作,余用补中汤去人参,加附子两剂.病者云∶ ...
-
《妇科玉尺》卷五 治滞下病方
胶艾四物汤 治妇人赤带. 四物汤加 阿胶 艾叶 桂附汤 治白带腥臭.多悲不乐.大寒. 肉桂(一钱) 附子(二钱) 黄柏 知母(各五分) 如食少常饱.有时似腹胀.加白芍五分.不思饮食.加五味二十粒.烦恼 ...
-
《吴鞠通医案》滞下(俗名痢疾,又曰积。红色属热,属血,白色属寒、属气。)
丁氏 五十八岁 滞下白积,欲便先痛,便后痛减,责之积重,脉迟而弦,甚痛,盖冷积也,非温下不可. 熟附子(五钱) 广木香(三钱) 小枳实(三钱) 生大黄片(五钱) 广陈皮(五钱) 南楂肉(三钱) 浓朴( ...
-
《证治准绳·类方》泄泻滞下总治
大黄汤 芍药汤(俱滞下.) 益黄散(见发热) 诃子汤(泄泻) 麻黄汤(伤寒.) 小续命汤(中风.) 浆水散(泄泻.) 姜附汤(中寒.) 术附汤(心痛.) 大承气汤(大便不通.) 凉膈散(发热.)四逆汤 ...
-
《证治准绳·类方》滞下
大黄汤(洁古) 治泻痢久不愈,脓血稠粘,里急后重,日夜无度. 上用大黄一两,锉碎,好酒二大盏,浸半日许,煎至一盏半,去滓,分作二服,顿服之,痢止勿服,如未止再服,取利为度.后服芍药汤和之,痢止再服白术 ...
-
《证治准绳·杂病》泄泻滞下总论
泄泻之证,水谷或化或不化,并无努责,惟觉困倦.若滞下则不然,或脓或血,或脓血相杂,或肠垢或无糟粕,或糟粕相杂.虽有痛不痛之异,然皆里急后重,逼迫恼人. 洁古论曰∶脏腑泻利,其证多种,大抵从风湿热论之, ...
-
《证治准绳·杂病》滞下
古以赤为热,白为冷.至金河间.李东垣始非之.刘谓诸痢皆由乎热,而以赤属之心火,黄属之脾土,白属之肺金,青属肝木,黑乃热之极而反兼肾水之化.其诸泻利皆兼于湿,湿主于痞,以致怫郁,气不得宣通,湿热甚于肠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