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证治准绳·杂病》滞下

(0)

相关推荐

  • 芍药汤方歌趣记歌诀与方解

    芍药汤   痢下赤白 芍药芩连与锦纹 桂甘槟木及归身 别名导气除甘桂 枳壳加之效若神 药物组成:芍药15g黄芩10g黄连10g大黄10g肉桂10g甘草10g槟榔15g木香10g当归15g. 趣味速记方 ...

  • 方剂歌诀详解——芍药汤

    芍药汤 <素问病机气宜保命集>芍药芩连与锦纹,桂甘槟木及归身, 别名导气除甘桂,枳壳加之效若神. [歌诀总括]芍药汤由黄芩.黄连.大黄.肉桂.槟榔.木香.当归.甘草组成,如果去掉甘草和肉桂 ...

  • 痢疾诊治精粹

    痢疾是因外感时邪疫毒,内伤饮食而致邪蕴肠腑,气血壅滞,传导失司,以腹痛.腹泻.里急后重.排赤白脓血便为主要临床表现的具有传染性的外感疾病.<内经>称之为"肠澼".< ...

  • 《医学三字经》: 痢疾怎么办

    <医学三字经>第六章--<痢疾>: 湿热伤 赤白痢                热胜湿 赤痢渍 湿胜热 白痢坠                调行箴 须切记 芍药汤 热盛饵  ...

  • 痢疾之临床用方类比

    人参败毒散 [组成]柴胡 甘草 桔梗 人参 芎䓖 茯苓 枳壳 前胡 羌活 独活 [功用]散寒祛湿,益气解表. [功用]气虚,外感风寒湿表证.憎寒壮热,头项强痛,肢体酸痛,无汗,鼻塞声重,咳嗽有痰,胸膈 ...

  • 滞下

    滞下 中文名滞下 拼音zhì xià 定义病名.中医指痢疾. 滞下 zhì xià 1. 病名.中医指痢疾. 见<备急千金要方>卷十五.即痢之古病名. <景岳全书>卷二十四:& ...

  • 《沈氏女科辑要》卷上 ​第二十二节 妊娠滞下及下利

    第二十二节 妊娠滞下及下利 <本草纲目>∶妊娠下利,用鸡卵一个,乌骨者尤妙.开孔去白留黄.入漂铅丹五钱搅匀,泥裹煨透,研末.每服二钱,米饮下.一服效是男,两服效是女. 沈尧封曰∶曾试过,有 ...

  • 《沈氏女科辑要》卷下 第十七节 泄泻、滞下

    第十七节 泄泻.滞下 沈尧封曰∶乙亥初夏,傅木作妇,产时去血过多,随寒战汗出,便泻不止.余用大剂真武,干姜易生姜,两剂,战少定,而汗.泻如故.又服两日,寒战复作,余用补中汤去人参,加附子两剂.病者云∶ ...

  • 《妇科玉尺》卷五 治滞下病方

    胶艾四物汤 治妇人赤带. 四物汤加 阿胶 艾叶 桂附汤 治白带腥臭.多悲不乐.大寒. 肉桂(一钱) 附子(二钱) 黄柏 知母(各五分) 如食少常饱.有时似腹胀.加白芍五分.不思饮食.加五味二十粒.烦恼 ...

  • 《吴鞠通医案》滞下(俗名痢疾,又曰积。红色属热,属血,白色属寒、属气。)

    丁氏 五十八岁 滞下白积,欲便先痛,便后痛减,责之积重,脉迟而弦,甚痛,盖冷积也,非温下不可. 熟附子(五钱) 广木香(三钱) 小枳实(三钱) 生大黄片(五钱) 广陈皮(五钱) 南楂肉(三钱) 浓朴( ...

  • 《证治准绳·类方》泄泻滞下总治

    大黄汤 芍药汤(俱滞下.) 益黄散(见发热) 诃子汤(泄泻) 麻黄汤(伤寒.) 小续命汤(中风.) 浆水散(泄泻.) 姜附汤(中寒.) 术附汤(心痛.) 大承气汤(大便不通.) 凉膈散(发热.)四逆汤 ...

  • 《证治准绳·类方》滞下

    大黄汤(洁古) 治泻痢久不愈,脓血稠粘,里急后重,日夜无度. 上用大黄一两,锉碎,好酒二大盏,浸半日许,煎至一盏半,去滓,分作二服,顿服之,痢止勿服,如未止再服,取利为度.后服芍药汤和之,痢止再服白术 ...

  • 《证治准绳·杂病》泄泻滞下总论

    泄泻之证,水谷或化或不化,并无努责,惟觉困倦.若滞下则不然,或脓或血,或脓血相杂,或肠垢或无糟粕,或糟粕相杂.虽有痛不痛之异,然皆里急后重,逼迫恼人. 洁古论曰∶脏腑泻利,其证多种,大抵从风湿热论之, ...

  • 《证治准绳·女科》滞下

    (男女痢治无异,已详<杂病准绳>,此特摭遗耳.) [大]夫赤白痢疾者,古人名之滞下是也.究疾之原,皆因外感五邪之气,内伤生硬冷热之食.其证不一,有赤有白,有赤白相杂,有冷有热,有虚有实.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