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艺的空灵与充实 —再读《美学散步》
相关推荐
-
何处寻美:如何在一地鸡毛的生活中寻美
一切艺术的境界,可以说不外是写实,传神,造境:从自然的抚摹,生命的传达,到意境的创造.艺术的根基在于对万物的酷爱,不但爱它们的形象,且从它们的形象中爱它们的灵魂.灵魂就寓在线条,寓在色调,寓在体积之中 ...
-
别了,一个大时代的背影——为李泽厚先生仙逝而作
李泽厚先生 别了 一个大时代的背影 --为李泽厚先生仙逝而作 奇了怪. 中午,与小孩子一起吃午饭的时候,他突然问起什么是唯物主义,什么是唯心主义. 我用桌上一个漂亮的不锈钢碗 ...
-
宏道——赏石艺术的根本。
我们人类很早就认知到了物质生命的短暂,且无能为力.随着不断尝试各种可能的失败,得到结论是延续长生而不可得,宗教.文化就开始另辟蹊径,跳出物质寻找解脱. 首先,主动地去肯定生命的无常与幻灭,探求漠视生死 ...
-
摄影美学概述(二)
中国美学思想源远流长,但大都是在哲学.宗教.伦理.文论.画论.诗论中有所涉及,并与哲学.宗教.伦理.文艺紧密结合,始终难成体系. 先秦美学思想作为中国美学思想之源,以儒家.道家影响最大.儒家强调美与善 ...
-
【学术动态】“中国美学:传统与现代系列讲座”报道之二 ——“中国生命价值哲学与传统美学”
2021年4月7日下午,由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所美学室主办的2021年"中国美学:传统与现代系列讲座"第二期在哲学所902会议室举办.本次讲座邀请到了美学室的老前辈韩林德研究员主讲, ...
-
如何理解对于美感的三个层次分类?
美感的三个层次. 1.物感,对生活中具体事物的美感. 2.人生感.历史感,对人生和世界意义的感受. 3.宇宙感,对宇宙的无限和绝对的感受. 美感有不同层次.最大量的是对生活中一个具体事物的美感.比这高 ...
-
聂振文绘画的传脉和审美境界
聂振文绘画的传脉和审美境界 樊波 从张大千到孙家勤再到聂振文,实际上构成了一个完整的绘画传脉.这个传脉当然还有更深远的艺术源头,这就是宋元明清的传统精华--如果说,这个精华在许多画家那里是以独擅一面的 ...
-
“丑东西大赛”辣眼睛!想不到文物里面也有这么“丑”的哈哈哈哈哈哈哈
你好呀,我是朵朵~ 前段时间,淘宝举办了一个奇葩的比赛:比丑
-
你可以不知道李泽厚,但应该知道“美的历程”
2021年11月3日,美国科罗拉多时间七时,哲学家李泽厚先生逝世,享年91周岁. 李泽厚,生于1930年,湖南宁乡人,在1954年毕业于北京大学哲学系.在上世纪八十年代的"美学热" ...
-
宗白华:论文艺的空灵与充实
悦·读 推荐理由: 本篇文章约2447字 阅读大约需要7分钟 论文艺的空灵与充实 宗白华 文艺站在道德和哲学旁边能并立而无愧.它的根基却深深地植在时代的技术阶段和社会政治的意识上面,它要有土腥气,要有 ...
-
论文艺的空灵与充实
文艺站在道德和哲学旁边能并立而无愧.它的根基却深深地植在时代的技术阶段和社会政治的意识上面,它要有土腥气,要有时代的血肉,纵然它的头须伸进精神的光明的高超的天空,指示着生命的真谛,宇宙的奥境. 文艺境 ...
-
从“考丽”和“库罗斯”到晋人之美 ——再读《美学散步》
题目有故弄玄虚之嫌,为避免读者误会,需加以解释. "考丽"和"库罗斯",是古希腊"古风时期"少女和少男雕像的统称,女像为"考丽&q ...
-
中国艺术意境之诞生—再读《美学散步》
公孙丑问老师孟子:"敢问何谓浩然之气?" 答曰:"难言也.其为气也,至大至刚:以直养而无害,则塞于天地之间."(<孟子·公孙丑上>) 显然,这里的& ...
-
美从何处寻? ——再读《美学散步》
西晋大文学家.书法家陆机写<日出东南隅行>,其中有: 美目扬玉泽,蛾眉象翠翰. 鲜肤一何润,秀色若可餐. 之句,从此留下"秀色可餐"的成语. <美学散步>的 ...
-
村上春树《挪威的森林》唯美细腻的8段描写,初读文艺,再读惊艳!
<挪威的森林>是日本作家村上春树于1987年所著的一部长篇爱情小说.故事讲述主角纠缠在情绪不稳定且患有精神疾病的直子和开朗活泼的小林绿子之间,展开了自我成长的旅程. 1. 即使在经历过十八 ...
-
【文学纵横】邱春兰诗歌的情操与美学品格 ——再读《似与不似》随笔
邱春兰诗歌的情操与美学品格 --再读<似与不似>随笔李永琪 这几年,在邱春兰的博客里几乎每隔三天五日就可以读到新写的散文诗.尽管如此,当收到结集出版的诗集<似与不似>后,还是爱 ...
-
人到中年再读《范进中举》,才发现我没有资格嘲笑他
最近,有关高考的话题再次被推上热搜.果然,翻开日历一看,2021即将过半,距离万千瞩目的高考只剩下不到一个月的时间.说句实话,虽然关于高考的记忆已经渐渐模糊,但是那份紧张和激动的心情,却依旧没有丝毫地 ...
-
非常经典的句子,句句精辟到噎人,让人一读再读
一.小时侯,哭是我们处理问题的绝技.长大以后,笑是人们接受现实的武器. 二.永遠不可以抱怨你己经出现的事儿,要不就更改它,要不就清静的接纳它. 三.如果你用心做过,如果你比昨日做得好,就应当为自己喝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