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藏北故事】藏北高原,从大海到陆地的沧桑变迁
相关推荐
-
严峻!顶尖科学家:地球正迈向6次大灭绝,2021或不只是开端!
面对日益显著的气候变迁,一群由多国顶尖科学家组成的国际团体今日发表一份报告并警告,世界正朝着「可怕的未来」迈进,除非各国领导人能直接面对问题并采取行动,否则气候变迁和生物持续灭绝将威胁地球所有物种的生 ...
-
寻味藏北,丰富的饮茶文化
每每来到藏北高原,我总不忘到茶馆或是牧民家里喝上几十碗浓浓的.醇香的酥油茶,那滋味就像品香茗一样,越品越香. 图为藏北那曲镇托美朗加一家人在喝酥油茶.吃油炸果,其乐融融 唐召明1989年摄 在藏北草原 ...
-
南美洲见闻录-4 陆地上最长的山脉--安第斯山脈
安第斯山脉也称安弟斯山脉或安蒂斯山脉,是陆地上最长的山脉,位于南美洲的西岸,约7,000公里长 (或8,900公里长),200至700公里宽(最宽的部分在南纬18度到20度之间),平均 ...
-
牛粪:暖的源泉、春的化身
菩萨蛮 题召明围坐煮茶图 天寒地冻初冬早, 炉中牛粪燃烧好. 围坐暖洋洋, 一壶茶奶香. 火苗颜色亮, 洁净无烟旺. 制造靠天然, 牦牛留路边. 这是"老西藏"朱强为我所拍摄的烧牛 ...
-
他是《鲨鱼海洋》的导演,他热爱大海多于陆地,曾以“企图谋杀”的罪名被捕,却永远的魂归大海
这是潜水游世界第8681次分享 出处/LunaBlu月亮旅行 他是<鲨鱼海洋>的导演, 一生都在为鲨鱼呐喊, 为了揭露鱼翅交易的黑幕, 被以"企图谋杀"的罪名逮捕. 他 ...
-
索县特产——“藏北高原的金不换”藏三七
三七,自古以来就是良药.北人参,南三七. 而藏三七,是藏医药材中的一颗明珠,来自西藏生于海拔2300-3300m的阔叶林或针阔叶混交林下. 西藏高寒缺氧,日照强烈,空气清新,自然环境极其的好.这一片特 ...
-
藏北高原那曲曾经医疗条件最薄弱 如今有怎样的变化?
西藏和平解放前,只有3所设备简陋.规模很小的官办藏医机构和少量私人诊所.七十年来,西藏已建立起健全的医疗服务.妇幼保健.疾病防控.藏医藏药等服务体系. 藏北高原那曲曾经是医疗条件最为薄弱的地区之一,而 ...
-
学术情境试题280:藏北高原湿地地表辐射
以下这组试题来源于2020年山东高考模拟考试,去年已查到该组试题的论文出处,但没来得及整理,今天开始看看高三一轮复习的资料书,发现资料书上有这组试题,于是便暂时放下对今年高考试题的整理,今天就说说以下 ...
-
纳木错环湖科考:藏北高原新发现多处细石器地点
在中国考古学诞生100周年之际,今年8月,长期从事青藏高原考古研究的专家团队与总台记者组成"纳木错环湖科考队",首次对西藏第二大湖纳木错环湖地区及藏北高原展开综合考察. 在纳木错环 ...
-
你没见过的西藏老照片:高原奇路与开路者的故事
中国军网北京3月28日电(刘小渡 记者韦伟.李爱明)今天是"西藏百万农奴解放纪念日".2009年1月19日,西藏自治区九届人大二次会议投票决定,将每年的3月28日设为"西 ...
-
317川藏北线,成都进藏行程规划:住宿地、日里程路况、景点安排
G317川藏北线总览 川藏公路分为两条,一条是主流的进藏大道G318川藏南线,另一条是相对僻静的G317川藏北线.随着G318川藏南线被自驾游爱好者们所"嚼烂",相对遗世独立的G3 ...
-
邹蓝|青南藏北的黄羊、野牦牛、野驴和豹子
邹蓝/文,图 1994年8/9月,从羌塘草原到拉萨河谷走中国大陆最后一个尚未到过的省级行政区西藏.曾有一篇文章记叙此行:250元路费,从北京到拉萨. 走的路线,北京火车到西宁,西宁长途汽车900公里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