苍雪清竹:论诗之四
相关推荐
-
李商隐《相思》里的合欢,用了白居易《闺妇》和王昌龄《萧驸马宅花烛》两诗意境,却超过他们
相思树上合欢枝,紫凤青鸾共羽仪. 肠断秦台吹管客,日西春尽到来迟. --唐·李商隐<相思> 这是李商隐咏合欢兼悼亡的千古名诗.40岁那年,李商隐春天在徐州武宁节度使幕府任职,妻子和孩子在长 ...
-
平仄是诗的镣铐,还是不会之人的借口?“妨碍诗意”这锅平仄不背
关于诗的平仄之争由来已久,我一直秉持着两耳不闻窗外事的不参与态度面对,只安心写自己的诗和文章,但一直以来,有很多或"痛心疾首".或"义愤填膺".或"恨 ...
-
谈李商隐及其诗(十一)
前面提到,李商隐全面继承了王昌龄七绝注重意境的创作手法,但是两人在七绝上,也有不小的差异. 众所周知,王昌龄是盛唐著名的边塞诗人,其最高成就是在边塞诗上.他的诗是属于典型的盛唐诗风,尤其是其五古,非常 ...
-
苍雪清竹:诗心夜半明如月,皎皎梦中照城阙
手 素手凝霜皓腕长,琉璃世界是诗乡. 心如一朵莲花放,四散清风湛冽香. 仙流 湘江秋水多明月,越浦清风尽客愁. 不觉江南应十载,烟雨萧竹共仙流. 指月 一指青天了了知,如何将指作真机. 不能顿悟观明月 ...
-
苍雪清竹:诗评改之三十一 望断春宵风月夜,思残秋日水云边
有人问,苍雪清竹是很多人的诗社吗?不,这只是我的个人公众号.我为朋友们评诗,改诗,我是一个为诗文而生的女子.--苍雪清竹 担当 作者 易道--龙都悟道 镜破不改光,兰死不改香. 人不忘初心, ...
-
苍雪清竹:诗评改第三十六 清景书来如滴露。亭暗花幽,曾记相思处
蝶恋花 作者 赵益之 寒夜独徘思好句.烛影轻摇,落笔还无语.炼字推敲千日趣,凝情垒琢三春雨. 丽景春来何处许.青麦黄花,捷燕捎心去.听鸟唱溪边火树,看星落竹林村户. 寒夜独徘思好句."徘徊 ...
-
苍雪清竹:诗评改第三十七 虽狂傲而志冲云霄,虽自负却襟怀潇洒
西江月 自嘲 作者 刘存 年少苦读求道,长成爱解尊儒. 青梅煮酒论今古,指点江山朝暮. 也曾自比李杜,敢笑不如辛苏. 诗书千载圣人出,还看今朝人物. 年少苦读求道,长成爱解尊儒.这一句自述家风.& ...
-
苍雪清竹:补诗 美人自古如名将,不许人间见白头
请关注上方蓝色字体 苍雪清竹 朝夕同在 春秋共读 "美人自古如名将,不许人间见白头."清代诗人袁枚的<随园诗话>记载着这样一个故事:袁枚在拜访好友佟溶时,佟溶的 ...
-
苍雪清竹:说诗
诗词并不是不可以自造新词,而是不要造出不符合逻辑关系的词语和句子,因为诗词并不需要故作高深,相反明白如话,朗朗上口反而是好的. 但也并不绝对,因为诗可以风格各异,学习白居易的确如此,李白的句子也有一泻 ...
-
苍雪清竹:诗人,写诗这么累,要知止不殆呀
唐朝韩愈说,"文以明道",宋朝周敦颐则说,"文以载道",诗属文艺,自然也是殊途同归.对于诗,莫若孔子的一句话,<诗三百>,一言以蔽之,曰:思无邪! ...
-
苍雪清竹:论诗之二
当一首诗写出来之后,它就不再只属于作者,它属于千千万万的读者了.所以我们在创作的时候,不但要写出自己的感受,还要知道,这感受也是属于千千万万的人的.一首诗,与其说是为我们自己代言,不如说,也是为千千万 ...
-
苍雪清竹:青霭为衣曳紫烟,月光传语到诗笺
篆书 雨声寒碎墨流风,篆书写到纸已空. 山岳眼前如万丈,笔间直与古人通. 诗笺 青霭为衣曳紫烟,月光传语到诗笺. 使君欲识风华面,唯有清寥句若篇. 渔人 楚云露冷晓天长,一棹西风任渺茫. 归去还知烟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