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读律诗之体势(三)
相关推荐
-
【才媛秀笔】韩丽华|隐世修禅。雅客红尘水墨间。
走进诗摘词选,品味诗意人生 [诗人简介] 韩丽华,女.笔名:莲语.河北唐山人,诗词爱好者. 韩丽华作品摘选 鹧鸪天·为君十赋鹧鸪天 一 不负春光陌上鲜,逢君一赋鹧鸪天. 夭桃夹岸晨飞雨,垂柳横桥暮弄烟 ...
-
开心楹联学生作品出句大全027
PART-1 生如虫草 /2019~2020 开心国学院二期毕业生 生如虫草 句集 1 人生小酒天天醉[虫草] 家贫屋矮盼春顾[虫草] 温雅春风拂面过[虫草] 百炼羸身成铁汉[虫草] 相思一缕入诗句[ ...
-
刘主良 ‖ 童年梦里的河滩 (组词)
<来诗话春秋诗友群临屏偶感> 来到春秋诗话群 诗友才德雅风存 话题涓涓入诗韵 春雨绵绵随意云 秋月临窗当照读' 诗风评卷作敲门 友来不改初衷笔 群挺力耕文武军 <童年梦里的河滩> ...
-
【诗词微塾】解读律诗之体势(三)
谜比势. 谜比势者,言今词人不悟有作者意,依古势有例. 昌龄<送李邕之秦>诗云:"别怨秦楚深,江中秋云起.天长梦无隔,月映在寒水."(言别怨与秦.楚之深远也.别怨起自楚 ...
-
【诗词微塾】解读律诗之体势(六)
走进诗摘词选,品味诗意人生 诗摘词选投稿邮箱 mm0127m@163.com 诗词微塾 解读律诗之体势(六) 理入景势. 理入景势者,诗不可一向把理,皆须入景,语始清味:理欲入景势,皆须引理语入一地及 ...
-
解读律诗之体势(六)
理入景势. 理入景势者,诗不可一向把理,皆须入景,语始清味:理欲入景势,皆须引理语入一地及居处,所在便论之,其景与理不相惬,理通无味. 昌龄诗云:"时与醉林壑,因之堕农桑,槐烟渐含夜,楼月深 ...
-
【诗词微塾】解读律诗之体势(五)
走进诗摘词选,品味诗意人生 诗摘词选投稿邮箱 mm0127m@163.com 诗词微塾 解读律诗之体势(五) 一句直比势. 一句直比势者,"相思河水流." 解语:一句直比,是为一句 ...
-
解读律诗之体势(五)
解读律诗之体势(五) 一句直比势. 一句直比势者,"相思河水流." 解语:一句直比,是为一句中前情事后以景语相比,景语须与情事相联系,相比须得贴切,当然若得奇景奇意更为佳. 题外语 ...
-
解读律诗之体势(四)
解读律诗之体势(四) 含思落句势. 含思落句势者,每至落句,常须含思:不得令语尽思穷:或深意堪愁,不可具说. 即上句为意语,下句以一景物堪愁,与深意相惬便道.仍须意出感人始好.昌龄<送别> ...
-
解读律诗之体势(二)
直树两句,第三句入作势. 直树两句,第三句入作势者,亦题目外直树两句景物,第三句始入作题目意是也. 昌龄<留别>诗云:"桑林映陂水,雨过宛城西.留醉楚山别,阴云暮凄凄." ...
-
解读律诗之体势(一)
解读律诗之体势(一) 直把入作势. 直把入作势者,若赋得一物,或自登山临水,有闲情作,或送别,但以题目为定:依所题目,入头便直把是也. 皆有此例.昌龄<寄驩州>诗入头便云:"与君 ...
-
【诗词微塾】解读律诗之体势(四)
含思落句势. 含思落句势者,每至落句,常须含思:不得令语尽思穷:或深意堪愁,不可具说. 即上句为意语,下句以一景物堪愁,与深意相惬便道.仍须意出感人始好.昌龄<送别>诗云:"醉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