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马话西游(66):灵山的青狮白象到底是什么来头?
相关推荐
-
道高一尺,佛高一丈|西游动机篇
上一篇,我们分析了西游中西天和天庭.也就是佛教和道教的微妙关系[传送门]. 表面上,佛道一家,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甚至天上人间之外的特殊空间,地狱,也是佛道共管的阴政特区:西天派了地藏王菩萨长驻地狱,天 ...
-
灵山最拉风的菩萨,佛祖为她鞍前马后,太上老君上赶着讨好
灵山最拉风的菩萨,佛祖为她鞍前马后,太上老君上赶着讨好
-
金毛犼实力不弱,大鹏偷溜下凡时,为何只带青狮白象不带他?
(蜗牛看西游第5893期) 文/蜗牛 如来一生清白,却摊上金翅大鹏雕这样不争气的舅舅,终日只会打着如来的旗号干一些过分之事,大鹏最令如来无法忍受的是,他带着青狮白象精到凡间堵截唐僧. 唐僧是金蝉子的转 ...
-
为什么孙悟空注定打不过大鹏
与人斗,不但斗智,还要斗障.否则,你就成了别人眼中的智障. 今天咱们聊聊,大鹏和悟空之间的故事. 大鹏一直都很低调. 明明武功最强,却尊称青狮为大哥,白象为二哥. 明明可以碾压悟空,却几次抓住,又故意 ...
-
西游记:狮驼岭尸堆800里,灵山又近在眼前,佛祖为何视而不见?
在<西游记>中,有一个很特殊的国家,说它特殊,并非是这个国家多么弱,或者多么强,而是因为,整个国家竟没有一个活人. 这个国家就是狮驼国,曾经也算是一个蛮正常的国家,结果五百年前遭遇横祸,被 ...
-
见到文殊普贤,青狮白象乖乖就范,如来佛祖前,为何大鹏雕不怕?
见到文殊普贤,青狮白象乖乖就范,如来佛祖前,为何大鹏雕不怕? 自从被孙悟空钻到肚子里,狮驼岭三魔头中的青狮大王,心里就没了底气. 他对白象和大鹏雕,两位结拜的兄弟讲:看来头,这位大闹过天庭的齐天大圣孙 ...
-
五十六、西天计中计
话说唐僧一行,到了一个叫狮驼岭的地方,这个地方了不得,翻过山去,就是一个大国,叫狮驼国,这里也成了西天路上,最难过去的一道坎. 唐僧师徒这一路走来,别说唐僧了,就连见多识广的孙悟空,也不断的刷新自己的 ...
-
史马话西游(258):一场误会,各逞心机,原来只有师父是直男
史马话西游(257):悟空吃人,竟有偌大深意? 前文书说到,白骨夫人正在蛊惑唐僧,却被悟空及时赶回喝止,因见师父痴迷不悟,便以自己吃人设譬,意图点醒唐僧.不料唐僧虽经劫难,却是情关难破,被白骨夫人美色 ...
-
史马话西游(257):悟空吃人,竟有偌大深意?
史马话西游(256):为什么白骨精不直接掳走唐僧,却非要请他吃饭? 前文书说到,白骨夫人变作美女,幻化美食,欲以食色坏了唐僧的佛家三力,便好三尸发作,任其摆布.不料费劲口舌,刚说得唐僧心动时,却被八戒 ...
-
史马话西游(182):富贵黑人心,历劫明人性,一场劫难倒成全了观音院的和尚们
前文书说到,观音菩萨幻化为灵虚道人模样,依悟空之计骗黑熊吞下了药丸,果然被悟空在腹中搅和得痛彻心扉,又见是观音菩萨显灵,当下不敢支吾,只得交出袈裟.观音又给黑熊戴了如来所赐的禁箍儿,以禁黑熊邪性,更为 ...
-
史马话西游(181):可惜了熊大,箍儿也戴了,却无缘取经
前文书说到,悟空和观音菩萨到了黑风山,恰逢为黑熊祝寿的道人凌虚子,悟空一棒打杀,方知凌虚子原来是个苍狼精,灵机一动想到一条计策,央观音变作妖精模样,自己变作一粒药丸,哄黑熊吃下,便好在其腹内行事,迫其 ...
-
史马话西游(180):观音菩萨收服小小黑熊,为何还要费心变身?
前文书说到,悟空寻到落伽山,责备观音菩萨纵容金池长老,致使黑熊精猖獗.观音斥责了一番,悟空方知原来金池长老原是菩萨的招财童子,又和黑熊有缘,借他点化黑熊,助其皈依佛门.如今孽缘已尽,黑熊当收,观音便允 ...
-
史马话西游(179):观音菩萨容忍金池长老,竟是为了点化黑熊?
前文书说到,悟空回到观音院对玄奘备言战况.玄奘看了黑熊的书信,触动心事,好奇兽类为何都要修成人形.悟空便为他讲解,人享尽天地之福,又遍尝世俗之苦,如此才谓全生,故而妖仙皆愿为人,以全其生.交谈中说起观 ...
-
史马话西游(178):妖怪都想修成人形,动机竟还挺哲学
前文书说到,黑熊精识破了悟空假冒金池长老,两下动起手来.黑熊精因怕悟空毁了他多年经营的洞府,便使了一个诈败之计,一路逃跑,把悟空引出洞外,这才放手厮杀.只打了半日,又重施故技,推故要吃饭,化风遁去,悟 ...
-
史马话西游(177):聪明的熊大,比猴儿还精
前文书说到,悟空二上黑风山,路遇小妖送信,便打死小妖,开了书信,方知是黑熊精邀请观音院主金池长老来赴佛衣会,便得了一计,变身金池长老前去赴会,想要趁机强夺袈裟.到了黑风洞,悟空和黑熊精相见,请求一观袈 ...
-
史马话西游(176):悟空二斗黑熊精,这回合不拼武艺拼演技
前文书说到,悟空和黑熊精恶斗了半日,黑熊精力气不加,托辞逃回妖洞.悟空因见对手厉害,也不敢贸然打进洞去,唯恐吃了暗算,只得先回观音院见师父.玄奘听说袈裟有了下落,却未能夺回,不禁抱怨.悟空忙宽慰了几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