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阳蓄水及水气病
相关推荐
-
桂枝去桂加茯苓白术汤与五苓散
桂枝去桂加茯苓白术汤证与五苓散如何区别使用?桂枝去桂加茯苓白术汤证"翕翕发热"与小便不利与71条之"脉浮,发热,小便不利"两证似同实异,不得混为一谈.第71条五 ...
-
【《伤寒论》五苓散裁化】精
五苓散更是一劑減肥降脂的良方 <伤寒论>太阳病篇蓄水证 太阳病,发汗后,大汗出,胃中干,烦躁不得眠,欲得饮水者,少少与饮之,令胃气和则愈.若脉浮,小便不利,微热,消渴者,五苓散主之. 发汗 ...
-
结一老师讲《伤寒论》2021-10-31日课
结一老师讲<伤寒论>2021-10-31日课 各位老师.各位同学,晚上好,我们今天晚上继续进行伤寒论课程的学习. 我们去看第67条的条文:伤寒若吐,若下后,心下逆满,气上冲胸,起则头眩, ...
-
一起学经方之:小青龙汤古代治疗水气病咳喘...
一起学经方之:小青龙汤 古代治疗水气病咳喘的专方,有散寒化饮的功效,适用于以恶寒.口不渴.痰唾涕等分泌物量多清稀为特征的疾病 [用方指征]1.头痛,发热恶寒,无汗,脉浮紧.2.咳喘气逆,甚则倚息(即不 ...
-
一起学经方之:真武汤古代水气病的用方,经...
一起学经方之:真武汤 古代水气病的用方,经典的温阳利水方,适用于以精神 萎靡.畏寒肢冷.脉沉细无力.浮肿为特征的疾病.出自<伤寒论> [使用标准]颜面晦暗,四肢沉重,头晕目眩,全身或四肢浮 ...
-
郭生白纵论停饮和水气病的理法方药----化裁五方包揽积液病三胡堂中医故事会(第63集)
郭生白纵论停饮和水气病的理法方药 ----化裁五方包揽积液病 三胡堂中医故事会(第63集) 本文梳理了郭老有关水气病和停饮病的论述. 郭老说,"水气即积液,包括胸腔积液.心包积液.鞘膜积液. ...
-
中医经典伤寒论第26讲---水气病
中医经典伤寒论第26讲---水气病
-
湿病、痰饮病、水气病的区别
湿病的病邪在肌肉,关节,以发热身重骨节疼痛为主证.发病原因,主要由于阳气不足,感受外湿,或兼风夹寒,侵犯肌表,流注关节所致,治疗上在微微发汗的同时注意固护阳气.方剂有麻黄加术汤,麻杏薏甘汤,防己黄芪汤 ...
-
『金匮要略』(十三)水气病方→枳术汤
枳术丸是消补方,荷叶作饭醋调尝: 行气消痞效果佳,气滞水停心下良. 组成:枳实.白术. 功效:行气消痞. 主治:气滞水停.症见心下坚,大如盘,边如旋盘,或胃脘疼痛,小便不利,舌淡红,苔腻,脉沉. 临床 ...
-
『金匮要略』(十三)水气病方→桂枝去芍药加麻黄细辛附子汤
温阳桂枝汤去芍,却入麻辛附同熬: 通利气机散饮痞,诸痛肢逆痞坚消. 组成:桂枝.甘草.生姜.大枣.麻黄.细辛.制附子. 功效:温阳散寒,通利气机,宣饮散痞. 主治:阳虚饮结寒凝证.症见头痛身痛,恶寒无 ...
-
『金匮要略』(十三)水气病方→桂枝加黄芪汤
桂枝汤中加黄芪,调和营卫逐湿急: 发热胫冷身肿重,黄汗脉浮莫迟疑. 组成:桂枝.白芍.甘草.生姜.大枣.黄芪. 功效:调和营卫,逐湿走表,助阳散邪. 主治:(1)寒湿黄汗证.症见胫冷,身体肿重,汗出色 ...
-
『金匮要略』(十三)水气病方→黄芪芍桂苦酒汤
发热口渴脉无力,调和营卫散水良. 组成:黄芪.芍药.桂枝.苦酒. 功效:调和营卫,祛散水湿. 主治:湿热黄汗证.症见身体肿重,发热,汗出黄色粘衣,口渴,舌质淡苔白,脉沉无力. 临床运用:本方可用于治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