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王朝1566》观影图解第二集(下)
相关推荐
-
大明王朝:吕芳劝保重仙体,嘉靖帝却为何说“人有病,天知否?”
呼呼,杨角风谈大明王朝系列终于更新到150期了,之前定下的目标就是更新150期,但目前看来还是不够啊,再接再厉. <大明王朝1566>前三分之二的篇幅都在讲倒严,后面三分之一的篇幅才是讲嘉 ...
-
公元1548年,明朝首辅夏言在街头被当众...
公元1548年,明朝首辅夏言在街头被当众斩首.临死前,夏言无比悔恨道:"我本以为,身为大臣理应刚直,但皇上却只喜欢谄媚之臣.早知如此,还不如告老还乡!就不会有今日之祸了!" 夏言, ...
-
大明王朝:嘉靖训严世蕃,吕芳就趁机进攻严世蕃?你可能误会了
嘉靖皇帝故意不说话的目的,就是为了制造紧张气氛,给严嵩父子造成压力.这是审讯的惯用手段,更是嘉靖皇帝树立权威的常用办法.让你猜不到,让你看不透,你才会敬畏,才能老实. 而吕芳给出这句话以后,嘉靖皇帝明 ...
-
大明王朝:严嵩是人精,嘉靖是什么?抽空都能管好朝廷的“妖怪”
我们先来看下严嵩自己的解释: "天象非臣子可以妄议.皇上是天子,事关天象,只有皇上可以召钦天监亲自问." 既然明知道"天象非臣子可以妄议",嘉靖皇帝当时下令的时 ...
-
天下苍生:嘉靖1562
明嘉靖年间,高拱升任都察院左都御史,想要扳倒严嵩,因此大力肃贪,严嵩为了掩盖贪污的事实,配合朝廷,想演场戏给嘉靖帝看,于是派都察院副御史鄢懋卿去浙江,目的是在反贪的同时,控制局面,免得一发不可收拾. ...
-
大明王朝49:严嵩为什么说自己没有遵旨去钦天监问不刮风的事?
<大明王朝1566解密>第49期: 上一期提到了吕芳躲着嘉靖帝擦眼泪,可以看出满满的套路,与此同时,冯保也在裕王府顺风顺水. 正所谓一对真父子,却靠着一对假父子传话,真是让人感到诧异,却也 ...
-
大明王朝:海瑞明明被举荐升官,他为什么听后却愤而辞官?
(杨角风谈<大明王朝1566>第130篇文章) 浙江的案件被嘉靖帝巧妙地利用上天给结了案,严党看似全胜,实际上也面临着另一个考验,这是后话,后面会提. 而对于清流派来讲,无异于一次沉重打击 ...
-
大明王朝:三只老狐狸对决——吕芳请严嵩、徐阶喝酒,你看懂了吗
何茂才凡事都往"上面"扯,而且海瑞还都"记录在案"了:"毁堤淹田"的命令来自严世蕃,"严党"的罪证确凿了! 谭纶审出了个 ...
-
大明王朝:天下之人不直陛下久矣,谈毁堤淹田后嘉靖帝的流氓本性
杨角风谈<大明王朝1566>第185期--人物篇第8期: 作为一部职场教科书般的历史剧,<大明王朝1566>教给了我们很多东西,每一个看似符合各自利益的行为背后,往往埋藏着我们 ...
-
《大明王朝1566》观影图解第二集(中)
在浙江,有胡宗宪.郑何.马宁远.谭伦.杨金水,这些人有各自的背景.打着各自的算盘.每个人都感觉自己不得已.每个人都觉得自己只想多要一点点.在他们上面,嘉靖.严嵩.徐高张又何尝不是,依附于他们生存的那些 ...
-
《大明王朝1566》观影图解第二集(上)
本剧第二集,裕王世子出生后,御前会议以严党大获全胜散会.如果那个时代有报纸,大概会这么报道--这是一次成功的会议.卓有成效的会议,会议议定了一项新的造福东南百姓的改革,通过扩大桑树种植面积.引导浙江农 ...
-
《大明王朝1566》观影图解第一集(下)
对于改稻为桑,嘉靖是双手双脚地赞成,但是天纵之才的嘉靖当然也知道严嵩一党会借此机会打捞特捞,所以开始布局对严党的牵制.徐阶一党明明可以学习周云逸进行四谏,却在嘉靖皇帝由幕后走到前台之后选择了退缩,白白 ...
-
《大明王朝1566》观影图解第三集(上)
第二集前边对太监形象,对吕方行为的刻画,以后再出现太监戏时可以再讲一讲. 吕芳和冯保那段戏对整个剧情还有个作用:对皇帝最忠诚的群体都开始谋后路了,而且这个谋后路的动作远早于严党,这是为啥?正因为忠诚所 ...
-
《大明王朝1566》今晚重张,刘和平细说“存在主义”历史剧观
<大明王朝>首播十年后修复重播. 2月13日零时起,优酷黄金会员将可以抢先看全集.2月25日,重庆卫视晚间8点高清上映. 十年之后,<大明王朝1566>重现荧屏,在业内引起了不 ...
-
大明王朝1566第九集:解药
赵贞吉:事情已经洞若观火,浙江不死人,这件事情就完不了! <大明王朝>第八集:通倭与账本 真实的世界里,剧里的胡宗宪是赵贞吉,剧里的赵贞吉是胡宗宪.做人做官,能做到赵贞吉(胡宗宪)这份上已 ...
-
大明王朝1566与大长今比较观 君主为何要杀清流
提到<大明王朝1566>里最经典的一段对白,当属世宗大帝的黄河长江喻了.严嵩是黄河,夏言杨继盛是长江.不管是长江黄河都难逃一死.只有天子圣体无染永无过错. 这帝王心术是想通的,这朝鲜王朝表 ...
-
宽严失误——大明王朝1566第四集简评
从剧情看推动改革落地,很有意思 1.站在嘉靖的立场,改稻为桑是为了"开源",能从表外搞新业务提高财政收入当然最好,搞不成也谈不上崩盘. 2.改稻为桑是新套路,以前没玩儿过.如果基层 ...
-
《大明王朝1566》大臣戴着眼镜?明代有眼镜了吗?萨沙问答第45集
作者:萨沙 本文章为萨沙原创,谢绝任何媒体转载 <大明王朝1566>大臣戴着眼镜?明代有眼镜了吗?萨沙问答第45集 不稀奇,中国在南宋就有眼镜了,只是发展高峰期是清代. 第一,中国确实早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