脉诊笔记(四七)

(0)

相关推荐

  • 初学脉象——虚脉类

    虚脉类 虚脉类:虚脉类脉象,有虚.细.微.代.短五脉,脉动应指无力: 虚 举之迟大按之松,脉状无涯类谷空.莫把芤虚为一例,芤来浮大似慈葱.脉虚身热为伤暑,自汗怔忡惊悸多.发热阴虚须早治,养营益气莫磋砣 ...

  • 【临床脉法:十脉】5

    十脉为纲诊法 一.浮脉(见四脉为纲,略): 二.沉脉(见四脉为纲,略): 三.迟脉(见四脉为纲,略): 四.数脉(见四脉为纲,略): 五.滑脉(见六脉为纲,略): 六.涩脉(见六脉为纲,略): 七.大 ...

  • 濡脉

    濡脈(rú mài).指浮而細軟,輕取可以觸知,重按反不明顯的脈象.<脈經>:"濡者,如帛衣在水中,輕手相得."<脈訣匯辨>:"濡者,即軟之象也. ...

  • 其充在血脉

    ​其充在血脉: 其,充在血脉 心主管血脉 其:此处指心 充:主管掌控 看脸色知道 心是否健康 心的两个主要功能: 心主血脉和心藏神 心藏神我们会在 接下来的课程中 详细为大家解读 心主血脉的临床意义: ...

  • 掌握11种常见脉象,把握中医把脉原理

    中医讲究脉象,脉象的形成与脏腑气血密切相关,通过诊脉,可以体察到人们的不同脉象,进而可以了解和诊断疾病. 正常脉象为平脉,呈现在指下的感觉是流利圆滑,从容和缓,柔和有力.如果心脏或者血脉有问题,脉象就 ...

  • 脉诊笔记(七)

    李闻言老师写的<四言举要>,是对脉诊的一个总结: 脉乃血派,气血之先,血之隧道,气息应焉.其象法地,血之府也,心之合也,皮之部也. 资始于肾,资生于胃,阳中之阴,本乎营卫.营者阴血,卫者阳 ...

  • 脉诊笔记(四八)

    <脉里求真>:伏则匿于筋下,轻取不得,重按涩难,委曲求之,或三部皆伏,一部独伏,附着于骨而始得.凡沉微细短,皆属伏类.不似短脉之尺寸短缩而中部显然,沉脉之三部皆沉而按之即得也. 伏为阻隔闭 ...

  • 脉诊笔记(四三)

    牢脉的脉象居于沉位,弦长实大,坚挺搏指.<医家必读>:"牢,兼弦长实大,四象合为一脉也,但于沉候取也." 牢脉位沉,弦长实大,是正强邪盛,正邪奋力交争,激扬气血,鼓捕血 ...

  • 脉诊笔记(四二)

    革脉的脉象其实就是弦脉和芤脉相合的脉,中空外急,浮取弦大有力,如按鼓皮,沉取则豁然中空. <金匮>血痹虚劳篇说:"脉弦而大,弦则为减,大则为芤,减则为寒,芤则为虚,虚寒相搏,此名 ...

  • 脉诊笔记(四零)

    芤脉浮大,按之边实中空,感觉就按葱管一样. 芤脉与虚脉都是浮大无力,但是,虚脉的无力甚于芤脉,中取芤脉两边实,但无力之感甚于虚脉. 革脉为弦芤相合之脉,浮大有力,胜于脉,而且有挺急之大吃一惊,按之陡然 ...

  • 脉诊笔记(二四)

    涩脉 细迟短涩往来艰,散止依稀应指间:如雨沾沙容易散,病蚕食叶慢而艰. 参五不调名曰涩,轻刀刮竹短而难. 脉象:脉形细而迟,往来艰涩不畅,如轻刀刮竹,至数不匀,大小不均,三五不调. 主病:气滞血瘀.痰 ...

  • 脉诊笔记(十四)

    脉象特征:三部有脉,不浮不沉,不快不慢,一息4~5至,不大不小,从容和缓,节律一致,尺部沉取有力. 脉象特点:有胃.有神.有根. (一).有胃 概念:脉之胃气,主要反映脾胃运化功能的盛衰.营养状况的优 ...

  • 脉诊笔记(四)

    中医的脉诊,就是诊动脉血管跳动的动力的力度,所反应出来的就是五脏六腑气血流动的真实情况,以此来诊断人体的身体健康与否. 一息四至是正常人的脉象,一息六至或七至,这就是阳气过剩,邪气侵犯人体,这就提示人 ...

  • 【脉法针灸】脉诊笔记精华,切诊之脉诊详解

    【脉法针灸】脉诊笔记精华,切诊之脉诊详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