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柴胡汤方歌方解,小柴胡汤原文解读

(0)

相关推荐

  • 小议厥阴病

    厥阴病作为<伤寒论>六经病之一,自唐宋以后医家对其争议颇多.伤寒大家陆渊雷亦云,伤寒厥阴病篇竟是千古疑案.诸医家之所以认为厥阴病疑难,究其缘由不外乎以下几点. 其一,是由误读<伤寒论 ...

  • 高建忠.读方用方笔记(一0八)临证谈小柴胡汤

    我们上一节对小柴胡汤的来源和原文进行了简单的解读,这一节我们来看看小柴胡汤证的病机是什么? 一说到小柴胡汤的病机,可能大家都熟悉,邪在少阳.我们还是来看看古人对小柴胡汤是怎么解读的.小柴胡汤出自伤寒论 ...

  • 每天学习一条伤寒论 (第136条)

    从头学中医 让更多人了解中医 每天学习一条伤寒论 (第136条) 讲者:孙洁  编辑:东旭 136.伤寒十余日,热结在里,复往来寒热者,与大柴胡汤.但结胸,无大热者,此为水结在胸胁也.但头微汗出者,大 ...

  • 桂枝汤方原文解读,方歌方解

    桂枝(去皮)三两,芍药三两,甘草(炙)二两,生姜(切)三两,大枣(擘〉十二枚. 右五味,㕮咀,以水七升,微火煮取三升,去滓,适寒温,服一升.服已须臾,啜热稀粥一升余,以助药力,温覆令一时许,遍身漐漐微 ...

  • 五苓散方歌方解,五苓散原文解读,五苓散医案

    [组成]猪苓(去皮)十八铢,泽泻一两六铢,白术十八铢,茯苓十八铢,桂枝(去皮)半两. [现代用量]桂枝6克,泽泻15克,茯苓9克,猪苓9克,白术9克. 右五味,捣为散,以白饮和服方寸匕,日三服.多饮暖 ...

  • 桂枝芍药知母汤原文,组成,方歌方解与临床运用医案

    [原文] 诸肢节疼痛,身体尪羸,脚肿如脱,头眩短气,温温欲吐,桂枝芍药知母汤主之.(<金匮要略>第五篇) [组成] 桂枝12g 白芍10g 甘草6g 麻黄6g 白术15g 知母12g 防风 ...

  • 大陷胸汤方歌方解,大陷胸汤原文解析

    [方剂组成]大黄18克,芒硝12克,甘遂末3克. [用法]以水六杯煮大黄取二杯,去滓,内芒硝,煮一二沸,内甘遂末,温服一杯,得快利,止后服. [方歌]大陷胸汤证真凶,水热结上腹胸痛,甘遂温服得快利,硝 ...

  • 桂枝去芍药加附子汤原文,方歌方解,临床医案

    [方剂组成]桂枝9克,生姜9克,大枣4枚,炙甘草6克,炮附子3克. [用法]水煎温服. [方歌]桂枝去芍加附子,只因表寒邪未去,病从太阳转少阴,加强温散解表力. [方解]本方是桂枝汤去芍药加附子而成, ...

  • 半夏散及汤方歌方解,原文解析

    来源:道医网 [方剂组成]半夏.桂枝.炙甘草各等分. [用法]分别捣筛已,合治之.白饮和服3克,日三服.若不能散服者,以水一杯煎沸,纳散6克,更煮三沸,下火令小冷,少少咽之. [方歌]半夏散及汤方并, ...

  • 越婢汤原文,组成,方歌方解,临床医案

    [方剂组成]麻黄18克,石膏45-100克,生姜9克,炙甘草6克,大枣5枚. [用法]煎服法同麻黄汤方. [方歌]越婢似麻杏甘石,加入姜枣去杏子,皆治外邪内热证,健胃逐水是目的. [方解]本方与麻杏石 ...

  • 凉膈散组成,方歌方解,医案分析,功效与作用

    本文目录 [hide] 2 [凉膈散方歌] 3 [凉膈散方解] 4 [凉膈散主治] 5 [凉膈散医案] 6 [医案分析] 7 <邓中甲方剂学讲稿>中关于凉膈散的论述 7.1 主证分析 7. ...

  • 龙胆泻肝汤组成,方歌方解,医案分析,功效与作用

    [龙胆泻肝汤组成] 龙胆草6g 栀子9g 黄芩9g 泽泻12g 川木通9g 车前子(包)9g 当归3g 生地黄9g 柴胡6g 生甘草6g [龙胆泻肝汤方歌] 龙胆栀芩酒拌炒,木通泽泻车柴草,当归生地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