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摄生活》-141【植物染】
相关推荐
-
“诺贝尔哥”么?这儿也有一个哟!| 一不小心,B格盖过了诺贝尔
(所有"原创"文章谢绝转载,授权请微博私信@春梅狐狸.分享到朋友圈除外.) 本文所有图片来自公开微博截图.期刊截图.百度图片 其实是一篇关于草木染的吐槽兼科普.由于草木染只是一个统 ...
-
天然染色——草染与石染
石染与草染均为中国优秀的传统染色技法,现在一般称为"草木染"或"植物染色","天然染色". 石染即是用朱砂.矾石等矿物作的染料.亦指用这类染 ...
-
苏木在丝,麻,棉布料上的再实验
能够染红色的植物染料说起来很多,但真正能染出很好效果的并不多. 红色又是必不可少的五正色之一,不可缺! 很纯正的红色非常难得,传说中的红花能染,现在也没有确凿的证据,排在第二的就是茜草了.但现在市面上 ...
-
国染馆不请自来的小茜
今年北京的雨水好像特别多,小院墙边石缝里不知什么时候长出了一些草类,竟然发现了几株茜草! 茜草喜凉爽而湿润的环境,有较强的耐寒力,怕积水,要求土壤疏松肥沃.富含有机质的沙质壤土,土壤过于贫瘠或低洼易积 ...
-
染色
五.先秦五正色的染色 视觉色彩: 正色必然 须在众多 色彩之中 脱颖而出 体现 色彩内部 的差别化 先秦时期 五正色的 色相特征 还取决于 当时的 工艺水平 这也体现在 染色实物上 以野鸡作为 染色 ...
-
两种红色植物染料的再实验
这几天阴雨绵绵,除染了几块黑色棉麻布外,更多时候是继续做红色植物染料的实验. 已经做过很多了,但总觉得没有达到理想的结果. 中国五正色,红色必不可少.要染出正红,必须要有好的染料和技术. 自古以来,能 ...
-
《行摄生活》-147【打铁】
- - -指尖上的山西 056 打铁 寻找铁匠的路很是曲折,几百公里巡回都是失望而归.铁匠铺有,但全部改良为器械辅助人工,再也听不到那富有节奏感的叮叮当当声. 车行保德县,推杯换盏之余又出遗憾之语,当 ...
-
《行摄生活》-148【面沙子】
- - -指尖上的山西 057 面沙子 寻找山西手工业的路延续到岚县,当地朋友热情推荐了面沙子,言语之间有几分自豪,又有几分神秘. 牛怀珠是作坊的主人,也是面沙子传统手艺的传承人.老人个子不高,但腰板 ...
-
《行摄生活》-149【堆绫】
- - -指尖上的山西 058 堆 绫 走进交城县堆绫艺术制作有限公司的展示大厅,我顿时感觉目不暇接,被作品的精美绝伦惊讶到目瞪口呆.这里是堆绫的世界,更是惟妙惟肖,活灵活现的艺术殿堂. 解爱英是这里 ...
-
《行摄生活》-146【向阳而生---记左权盲宣队】
向阳而生 谁说是桃花红来,谁说是杏花白, 瞎瞎地活了这辈辈,我可没看出来. 山路路你就开花,漫天天你就长, 太阳开花是甚模样,这辈子难思量. 与盲哥们相识是在2007年秋,去寻找他们的路上秋风瑟瑟,车 ...
-
《行摄生活》-150【芝麻饼】
- - -指尖上的山西 059 芝麻饼 走在柳林县的大街小巷,总是可以闻到一种混合着面香与芝麻香的特殊香气,随风入鼻,吸引着味蕾. 寻香而去,一处僻静的小巷深处,传来一阵节奏鲜明的敲击声,叮当,叮-叮 ...
-
《行摄生活》-145【向阳而生】19
向阳而生 谁说是桃花红来,谁说是杏花白, 瞎瞎地活了这辈辈,我可没看出来. 山路路你就开花,漫天天你就长, 太阳开花是甚模样,这辈子难思量. 与盲哥们相识是在2007年秋,去寻找他们的路上秋风瑟瑟,车 ...
-
《行摄生活》-144【老陈醋酿造】
- - -指尖上的山西 055 编席 有一种感知叫味觉,有一种生活,叫味道.我们生存的空间中有许多味道,酸甜苦辣在岁月的时空中飘香,在绵绵的回忆中拉长,在分分秒秒中浸润.每一个人都会有刻骨铭心的味觉记 ...
-
《行摄生活》-144【自如桃源—应县白马石游记】
<自如桃源>--涂向东书 摄影--涂向东 旅途 光阴流逝着,像丝丝风语,如片片云絮,复制着岁月的山高水长.时光的脚步,总是匆匆而有序地向着无限延伸.行走是一种生活方式,任时光来去,从容面对 ...
-
《行摄生活》-143【芦苇画】
- - -指尖上的山西 054 芦苇画 依然是青塘村,依然是芦苇,芦苇画是我们今天所要探知的技艺.如果说编席是芦苇生命的延续,那么芦苇画就是芦苇生命的升华. 拾阶而上一处小院,窑洞内外的芦苇画扑面而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