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禧过生日他说百姓遭殃,外国人花钱去被他骂,洋人:到中国可以不看三大殿,不可不看辜鸿铭! 2024-06-05 00:56:20 辜鸿铭这辈子,没谁是他不敢骂的,骂人这事,他是专业的。他骂过的人数不胜数,不但中国人被他骂过,外国人也不例外。当年慈禧过生日,别人都说好话奉承慈禧,即使不喜欢慈禧的人,在她生日当天也会给慈禧留一份面子。然而,辜鸿铭却是个例外,在慈禧生日当天,他写了一副对联:“天子万年,百姓花钱。万寿无疆,百姓遭殃!”以此来嘲讽慈禧过生日是一件劳民伤财的事。 胡适当年是北大最年轻的教授,然而也没能逃过辜鸿铭的毒舌,辜鸿铭听到胡适用英语念诗时说:“英国下等人的发音!”除此以外,在对待外国人上,他更是不可能会放过骂人的机会,辜鸿铭怼过法国公爵夫人没文化,把大名鼎鼎的伊藤博文讥讽得哑口无言.........也因此,辜鸿铭的名声被传到西方以后,在洋人当中流行过这样的一句话:“到中国可以不看三大殿,不可不看辜鸿铭!”更有甚者,不惜花钱也要去看辜鸿铭骂人!辜鸿铭在某次演讲中,更是当众说中国人是王八蛋。 那时候辜鸿铭在日本东京大学礼堂里演讲,他说:“我下面说的话诸位可能要吃惊,实际上连日本人都不是真正的日本人,应该说今天的日本人才是真正的中国人!”辜鸿铭这话一出,底下的日本学生们鄙夷不已,都觉得辜鸿铭这个中国人为了讨好日本人,一点底线都没有!然而辜鸿铭接下来的话却让人唏嘘不已:“日本人是唐代的中国人,那时中国的精神,今天在日本延续着,在中国却已失传了........”说完忍不住低骂了一声:“王八蛋!”这三个字骂的是全部的中国人!这就得说回当时的国情,那时候中国人人都崇媚洋外,推崇西方文明,而对我们的孔孟文化置之不理,觉得中国的传统文化迂腐愚蠢,低人一等,而这时候的辜鸿铭却站在风口浪尖上告诉所有人:中华文化博大精深,从来不低人一等! 而且,辜鸿铭这话的意思并不是为了讨好日本人,而是想说明中国才是培育日本文化的土壤,日本中的很多东西都是从唐代中国流传到日本的,而日本吸收了我们的传统文化,所以辜鸿铭才说“日本人是唐代的中国人”!日本把中国文化发扬光大,反而当时我们的国人一门心思想着全盘西化,要将我们中华上下五千年的文明底蕴尽数击碎,这难道不是“王八蛋”的行为吗? 辜鸿铭虽然不是在中国的传统文化环境下长大的人,但他却推崇中国文化,在和清政府外交员马建促膝长谈的3日里,辜鸿铭决定攻读中国文化,而那时的他才25岁。接着,他开始尝试在报纸上用英文发表中国的国学文章,从此一发不可收拾。辜鸿铭是个非常聪明的人,在攻读中国文化的几年里,翻译了四书当中的三部:《论语》、《中庸》、《大学》等著作,将中华文化传播到外国。《辜鸿铭讲论语》也因此而来,这么有骨气有原则也有学识的辜鸿铭值得我们尊敬,这本书可以给我们带来光亮和启迪。这本书的价格也很实在,少出去逛一次街,少喝两杯奶茶,你就能拥有这本书。有喜欢的小伙伴可以点击上面链接【看一看】。 赞 (0) 相关推荐 北大学子进西餐馆,用英文嘲笑一邋遢老头,结果对方精通9国语言 1917年北平海天春番餐馆里,一个带着瓜皮帽,身穿方马褂.双脸鞋,拖着一条辫子的老头,坐在餐桌前正娴熟地吃着西餐.他衣服袖口还有些许的油污,看起来略微邋遢,尤其是从背影看过去,倒像个没见过世面的乡下人 ... 觉醒年代:辜鸿铭不愧是大才,点出洋人的缺点,真是句句击中要害 觉醒年代:辜鸿铭不愧是大才,点出洋人的缺点,真是句句击中要害 错出来的韵味 一般说来,在文字上出错不是什么好事,小则出丑丢脸闹笑话,大则误事受损遭失败.20世纪80年代,乌鲁木齐某厂请日本一厂家印刷包装袋,设计的图纸上却误将"乌鲁木齐"写成了"鸟 ... 不同的年份对比,看看我们的思想历程 不同的年份对比,看看我们的思想历程 付丽赏花 | 慈禧的胭脂粉和百姓的玫瑰饼 寻向西山觅芳华(五) 慈禧的胭脂粉和百姓的玫瑰饼 --再说妙峰山玫瑰 作 者:付 丽 播 音:晓 丽 编 辑:付 丽 西山永定河文化带就像一本巨著,里面有读不完的北京历史.政 ... 皇帝大婚、慈禧生日所用瓷器长啥样?到故宫陶瓷馆感受皇家烟火气 从新石器时代古拙质朴的陶器到隋唐的"南青北白",从宋代"五大名窑"开始,元青花.明五彩.清珐琅,1100余件陶瓷争奇斗艳,在故宫博物院陶瓷馆,串讲中华陶瓷传奇. ... 千古绝对!慈禧70大寿,此人在狱中写一对联祝寿,百姓纷纷叫好 慈禧太后凭借着过人的手段,一步一步走向了她的人生巅峰,成为了清帝国实际的统治者.但是她的风风光光却建立在百姓痛苦之上,国家危难之时.所以,慈禧太后生前享尽荣华富贵,生后却遗臭万年,成为千古罪人,令人唾 ... 慈禧两次途经华州赤水,百姓称其为“大脚”太后! 邮箱:3125136050@qq.com 慈禧两次过赤水 作者 刘正军 光绪二十六年七月二十(1900年8月14日),八国联军攻陷北京.慈禧太后挟光绪皇帝,于次日凌晨仓皇出逃,沿山西赴西安避难. 他们 ... “太后不走,百姓难安”——慈禧西逃过华州时究竟发生了什么 立足今日华州 尽览风土人情 说百姓 聊历史 笑看传说 (部分文章来源网络,如涉及侵权请联系小编及时删除) 慈禧,光绪过华州 作者 阎广勤 袁埔良 光绪二十六年(1900),帝国主义列强为镇压义和 ... 罕见老照片:光绪和慈禧回宫时的场景,官员百姓下跪相迎,排场极大 八国联军占领北京城前夕,慈禧带着光绪皇帝仓皇出逃,直到1901年9月与列强签订<辛丑条约>后,在外边飘荡了一年多的慈禧才开始回北京,随行人员高达数万,带行李车3000辆,从西安出发,出潼关 ... 老照片再现光绪和慈禧回宫时的场景,官员百姓下跪相迎,排场极大 八国联军占领北京城前夕,慈禧带着光绪皇帝仓皇出逃,直到1901年9月与列强签订<辛丑条约>后,在外边飘荡了一年多的慈禧才开始回北京,随行人员高达数万,带行李车3000辆,从西安出发,出潼关 ... 慈禧4大怪癖:第1个害了不少人,第2个有点奇葩,第4令人害怕 慈禧贵为清朝的太后,生活环境和条件自然是跟其它人不同.她因为生活奢侈,不懂得体谅百姓,在八国联军打入紫禁城时只顾着自己逃命,而被人们诟病.那么,历史上,慈禧太后究竟在平常过着什么样的日子?关于这一点, ... 诛杀安德海,为何丁宝桢敢动慈禧身边的红人?他最终的结局如何? 同治八年(公元1869年)八月初七,山东巡抚丁宝桢在济南将大太监安德海就地正法. 当时清廷朝野上下一片欢腾,人们在为安德海被杀拍手称快的同时,也不禁暗暗为丁宝桢担忧起来. 安德海虽然不得人心,可他毕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