皮肤一按一个坑,脾虚!这张方子,巧治浮肿,请你仔细感受

(本文仅供学习、参考,不能替代医嘱和处方。文中所述配伍、方剂,必须在中医师当面辨证指导下来借鉴、应用,切勿盲目尝试。)

本文理论依据:《中医病因病机学》、《中医湿病证治学》

你好,我是中医人,文君然。

今天这篇文说,我想给你聊聊,为什么有些人,会出现不明原因的下肢水肿、一按一个坑的现象。

说起来,这样的人,在生活中为数不少。我有一个朋友,是广告公司的老板,就有这个现象。我以前还认识一个纸媒的女记者,身材偏胖,也有这毛病。

巧的是,前段时间,我听说我第一个长辈亲属,同样有下肢浮肿的现象。但是,都快八十岁的人了,人家对此也不在意了。

为什么会肿呢?中医把水肿,分为阳水和阴水两大类。这个要仔细说起来,就比较复杂了。我今天主要给你讲的,是脾湿下注双腿的情形。

这个,在普通人群里最常见。

我还是给你说个医案故事吧。

话说有这么一个女子,年50岁,姓陈。

有那么一段时间,她忽然发现,自己的双侧下肢水肿。什么时候肿呢?就是在下午的时候,水肿明显。另外,一旦自己走路多了,干活比较多,也会水肿。

水肿,以踝部最为明显。可以说一按一个坑,手指都能没进去。

此人到医院去检查。大夫说了,先去做检查吧。查什么?血压、血常规、尿常规、肝功,查了一大圈,发现没毛病。

大夫一皱眉,心想,这个可难办了。于是,就给定了一个“特发性水肿”。口服药,吃了好几天,根本无效。

这时候,病人想起来了,还是看看中医吧。

刻诊,见患者脉沉细,苔薄白,形体较为肥胖。细问得知,患者食欲一般,腹胀难受。全身还比较乏力。身体活动多了,动不动还有些气喘。

了解到这些以后,医家书方一首,但见:

黄芪20克,柴胡10克,升麻6克,当归10克,杏仁10克,茯苓20克,台参(党参的一种)10克,车前子15克,川牛膝10克,泽泻10克,水煎服。

所有这些,患者服用两剂以后,连忙跑去找大夫。

怎么了?原来,她有一天频繁小便,尿量特别多,几乎达到5000毫升。要知道,普通人正常情况下,一日尿量才1500毫升左右。可是,在这个尿排完以后,她小腿的水肿明显就消了。

接下来,原方再用三剂,水肿完全消失。

这就是医案的基本经过。我给你说完了。

现在,我讲讲这里头的道理。

我们中医里头有一个基本常识,这就是脾主运化。这个运化,我们可以简单理解成代谢。其中,就包括了对水液的代谢。

我们喝进来的水,首先到了胃里头。脾通过运化输布之能,一方面将水分上输到肺,通过肺的宣降功能来输布给全身,二是向身体四周输布灌溉,濡养脏腑和四肢百骸。

脏腑和四肢百骸利用过的水,又通过脾的运化之能,下输膀胱,形成尿液。

而所有这些水液的上下升降,上腾下达,又无不是在脾胃气机升降的基础上完成的。

由此可见,脾,在整个水液代谢过程中,扮演着极其重要的角色。脾气一旦失常,水液的输布、利用就会受阻。无法正常排泄、利用的水液,就以水湿的形式,积存在体内。

水湿之气,有下趋的特性。水往低处走啊。所以,这个时候,人的下肢,尤其是脚踝部位,容易水肿。

这个道理,容易理解。现在的问题是,上文医案里这个患者,有没有脾虚、运化无力的问题呢?

当然有。你看,她脉沉细,苔薄白,肥胖,平时腹胀、食欲不好,全身乏力,这不是典型的脾虚气弱的表现吗?脾土不生肺金,肺气不足,所以她动不动还气喘。

由此可见,此人的问题,就在于脾虚,水湿不得运化,下注于双腿。

这个时候怎么办?答案自然是健脾利水。健脾,指的是增进脾气,恢复运化之能,使得一身水湿的代谢可以恢复正常。利水,指的是通过利尿的方式,把体内业已形成的水湿,排出去。

我们看看医案里是怎么用方的:

黄芪20克,柴胡10克,升麻6克,当归10克,杏仁10克,茯苓20克,台参(党参的一种)10克,车前子15克,川牛膝10克,泽泻10克。

这里头,黄芪、党参、健脾益气。柴胡和升麻,提升中气。当归养血,令气有所依。这其实就是补中益气汤的意思,目的在于健脾益气。

其次,用杏仁、茯苓、车前子、泽泻、川牛膝来利水利尿。

你看,这个思路,是不是很简单?

从这里头,我们能感受到什么呢?

这就是,对于经过检查,原因不明的下肢水肿而言,我建议大家要考虑脾的问题。脾虚,水湿代谢失常,就会形成水肿。说白了,那就是脾湿下注于双腿的表现。我前面提到的,我见过的几个下肢浮肿的人,说实话,有一个算一个,形体都比较肥胖。这充分说明,这个病因病机,有它的代表性和广泛性。

因此,平时有此类困扰的朋友,我劝你去看看中医,用中医的视角来看看问题的所在。我上文提到的验方,仅供参考,虽然有代表性,但不是万能的。因此,非专业读者,应该在中医师辨证指导下来借鉴、应用。专业的读者朋友,您也记住,补中益气汤化裁,配上茯苓、泽泻、车前等利水之品,对于改善脾虚失运所致的水肿,是有一定疗效的。这个经验,值得重视。

好了。这个事儿,我就说这么多吧。希望我的解说,能给您带来一点帮助和启迪。

(0)

相关推荐

  • 脾越虚,腿越凉!分享一张方子,健脾暖腿,值得你深思

    (本文仅供学习.参考.文中所述配伍.方剂,不能替代医嘱和处方,必须在中医师辨证指导下来借鉴.应用,切勿盲目尝试.) 本文理论依据:<中医基础理论> 你好,我是中医人,文君然. 今天这篇文说 ...

  • 脾虚水肿的症状

    病情分析:你好,很高兴为你回答问题,水肿是指组织间隙出现了液体增多,就是比正常的需求量多,或者不该出现的地方出现了水液的积聚.水肿发生的原因是很多的,中医对水肿的认识是,认为水液代谢出现了问题,中医认 ...

  • 《陈潮祖医案精解》——水肿(三)

    刘某,女,92岁,2003年2月10日初诊. 患者因双下肢水肿1个月余就诊.刻诊:双下肢轻度水肿,伴双下肢不温,头部发热,汗出,神疲乏力,大便稀溏,小便短少,舌尖红,舌体胖大,苔薄白,六脉沉细数. 陈 ...

  • 防己茯苓汤(皮水),防己黄芪汤(脾虚久泄、尿浊)的方证表达

    防己黄芪汤:肌肉型肥胖 药材:15克黄芪.10克白术.9克灸甘草.6克生姜.6克防己.4颗大枣: 方法:将所有药材加水煎煮即可,每天服用2次. 该方主要针对肌肉型肥胖,此方还可以和防风通圣散一起配合进 ...

  • 此中药配对,为治一切湿邪之妙方!

    风寒暑湿燥火皆可致人生病, 而湿为众邪之首, 害人最多亦.湿邪有内外之分, 而内湿为总因.内湿从何而来, 脾胃不化饮食精华, 而成水湿痰饮也, 此谓湿邪困脾之因也! 中医说,脾主升清,升发人体之清阳, ...

  • 红橙中医医案阳虚篇:下肢水肿

    金患者,女,45岁.下肢水肿两月,腹胀,纳呆,背部寒凉如水浇.心肝肺经辅检正常.中西药尝遍不应.后来我处就诊,脉弦,尺部也未见弱.径用实脾合真武汤五剂,每日两次,每次喝少许即可.药不在多,唯精是从.此 ...

  • 脾虚1-5级

    一级脾虚--气机不畅 口淡,餐后腹胀,流口水,乏力 二级脾虚--水湿内停 舌胖大,大便不成形,轰轰肠鸣音.胃部振水声(走路时身体上好像挂着一个装着半瓶水的来回晃的水瓶) 三级脾虚--运化失常.水湿潴留 ...

  • 特发性水肿医案

    女,38岁,农民.2月1日初诊:面部及下肢水肿二年余,时发时消,时轻时重.常因劳累,郁怒及经期前症状加重.眼及四肢发胀,胸胁不舒,腹部胀满,白带多.曾在某院门诊及当地医院多次就诊,用过青霉素.双氢克尿 ...

  • 鼻子一凉, 阳气受伤! 一张方子, 巧治鼻子发凉, 尽显中医妙处

    点击加载图片 (本文仅供学习.参考,不能替代医嘱和处方.文中所述配伍.方剂,必须在中医师当面辨证指导下来借鉴.应用,切勿盲目尝试!) 本文理论依据:<中医藏象生理学> 你好,我是中医人,文 ...

  • UC头条:鼻子一凉, 阳气受伤! 一张方子, 巧治鼻子发凉, 尽显中医妙处

    点击加载图片 (本文仅供学习.参考,不能替代医嘱和处方.文中所述配伍.方剂,必须在中医师当面辨证指导下来借鉴.应用,切勿盲目尝试!) 本文理论依据:<中医藏象生理学> 你好,我是中医人,文 ...

  • 总是头晕感觉天旋地转?一张方子巧治失眠,快推荐给身边头晕的人

    总是头晕感觉天旋地转?一张方子巧治失眠,快推荐给身边头晕的人 2021-10-12 12:00·固生堂中医 眩晕在临床上十分常见,症状轻微的患者发作时间短暂,休息片刻就有好转,严重的患者会天旋地转.恶 ...

  • 胃胀,可能是缺阳气;一张方子巧治胃胀

           我常常在我的文章里,论及阳气的重要性.        有些人觉得是老调重弹,没有新意.        但是在我这样一个中医人看来,这是怎么强调都不过分的事情.        因为在我们国 ...

  • 皮肤一按一个坑,脾虚!这张方子,巧治浮肿

    (本文仅供学习.参考,不能替代医嘱和处方.文中所述配伍.方剂,必须在中医师当面辨证指导下来借鉴.应用,切勿盲目尝试.) 本文理论依据:<中医病因病机学>.<中医湿病证治学> 你 ...

  • 聊一张方子,治肝郁 脾虚!

    今天这篇文字,我想和你聊聊,嘴里头发甜这个事儿. 也许你会说,嘴里头总是甜丝丝的,那多好! 你是没碰上这个事儿.如果让你吃啥都是甜味,你没过几天肯定受不了. 话说有这么一个人,女性,当时年纪是64岁, ...

  • 脾虚, 百病之根! 一张补脾的方子, 巧治齿痛齿发凉, 请学习

    点击加载图片 (本文仅供学习.参考,不能替代医嘱和处方.文中所述配伍.方剂,必须在中医师当面辨证指导下来借鉴.应用,切勿盲目尝试!) 本文理论依据:<方剂学>.<中医基础理论> ...

  • 尿结石, 脾虚! 这张方子有学问: 中气一升, 结石掉下, 请体会

    点击加载图片 (本文仅供学习.参考.文中所述配伍.方剂,须在中医师当面辨证指导下来借鉴.应用!) 本文理论依据:<中医基础理论>.<方剂学>.<中医内科学> 你好, ...

  • UC头条:尿结石, 脾虚! 这张方子有学问: 中气一升, 结石掉下, 请体会

    点击加载图片 (本文仅供学习.参考.文中所述配伍.方剂,须在中医师当面辨证指导下来借鉴.应用!) 本文理论依据:<中医基础理论>.<方剂学>.<中医内科学> 你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