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门人在京山——灾年染上肝炎病(连载之十二)

(0)

相关推荐

  • 【晒比创树 第7期】教研室召开2020年度教研工作交流会

    为进一步激发教研员工作的积极性,不断提升自身的业务能力及教学指导水平,促进教育质量稳步提高,2月1日,教研室召开了教研工作交流会. 会议在北三楼召开,由教研室副主任薛挺主持.首先,各科教研员分别从学科 ...

  • 小学语文教研组计划与展望

    小学语文教研组计划与展望

  • 【教育观点】讲台比舞台更重要(原创:袁源)

    <袁源的家常作文课>序-- 家常作文课是日常的柴米油盐,是普通的麻鞋布衣,是每天的日月晨昏,简简单单.没有高深的理论,没有独创的体系,没有炫目的精彩,它只是尊重常识的构想.运用教材的创意. ...

  • 直播预告丨10月9日,“双减”背景下作业设计与管理

    为贯彻落实<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新时代推进普通高中育人方式改革的指导意见><教育部关于做好普通高中新课程新教材实施工作的指导意见><教育部关于加强和改进新时代基础教育教研工作 ...

  • 教研室回望

    教研室回望 □李鹏 回望从前,淮阴教研. 五间平房,县中后院. 风雨无阻,心欢人勤. 听课交流,资料编写. 传经送宝,作业讲评. 齐心敬业,团结上进. 教材教法,过关考量. 目标专注,求真务实. 师诚 ...

  • 天门人在京山——返教研室搞高考(连载之二十五)

    我在局办公室工作了一年半,为大家做了几件好事,受到了大家的称赞.但是,办公室工作太繁琐,我已是近50岁的人了,难以应付那些复杂的事务,我到县政府办公室去参加各科局办公室主任会议,看到其他科局办公室主任 ...

  • 天门人在京山——办公室工作繁琐(连载之二十四)

    我回教研室转眼又工作了两年多,大家公认我吃苦耐劳.任劳任怨,工作是有成效的.无奈何,形势变化来了新潮流,任用人才不问资历.能力,只问学历,从上到下刮起一股大学生掌权热.小小县城,上从县委书记.下到各科 ...

  • 天门人在京山——回教研室抓高考(连载之二十三)

    京山三角洲 1980年底驻队结束,我回到文教局不久,组织部行文任命我为文教局教研室副主任.我第一次是1961年暑期调教研室工作,1963年初调离教研室,转眼10多年过去了,没想到第二次又调回教研室. ...

  • 天门人在京山——驻队一年零一月(连载之二十二)

    1979年的高考结束了,我完成了办补习班的任务,在家休息了一个多月,龙长镒局长到家里找我,说县委要各科局抽人组成工作组下乡驻队.局里决定抽调5个人,由黄积德副局长带队.龙局长说:"局里抽了老 ...

  • 天门人在京山——受命开办补习班(连载之二十一)

    1977年国家恢复了高考制度,京山一中一些落榜的学生纷纷要求补习,我们文教局副局长邓文同志的两个儿子没考取,他积极带头组织开办补习班.1978年在文教局三楼会议室开办了一个班,请了几个兼职教师,补习的 ...

  • 天门人在京山——开办共大担重任(连载之二十)

    1976年3月,我从群光大队回文教局后,县委副书记胡宽汉同志和文教局副局长黄积德同志分别找我谈话,要我负责创办京山县共产主义劳动大学.我表示服从组织安排,乐意地接受了这一重任. 当年,江西共产主义劳动 ...

  • 天门人在京山——全家搬进京山城(连载之十九)

    1975年11月,我从祁河水库回到文教组,在休息几天的时间里,心神不安想了许多,想到我在三阳辛辛苦苦地先后工作了14年多,没有什么大的功劳,总有点苦劳,没料到今天落得如此下场,想来想去此地不可久留了, ...

  • 天门人在京山——受挫驻队修水库(连载之十九)

    正当学校教学工作走上正轨,文体活动和勤工俭学活动开展红火的时候,校院里突发了一件怪事:不知是什么居心不良的人写一封匿名信丢在初三班的教室里.其内容写的是初三班一个名叫余正阳的女同学与一个老师谈恋爱的事 ...

  • 天门人在京山——回到老窝办高中(连载之十八)

    在三阳文教组工作了整两年,到1972年暑假,我找文教局领导,说明我不喜欢搞流动式的工作,要求回到三阳区中学.经局领导同县委组织部和三阳区委研究后,同意了我的要求,同姚铭山同志交换,他到文教组,我回到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