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燕中 | 阳予之正,阴为之主
相关推荐
-
阳予之正,阴为之主
阳予之正 阴为之主: 1名家注释: 阳施正气,万物方生 阴为主持,群形乃立 天覆地载,万物方生 地下曰阴,地上曰阳 未出地者,命曰阴中之阴 则出地者,命曰阴中之阳 天以阳予之正(天以生为正) 地以阴 ...
-
朱燕中 | 阳受气于四末,阴受气于五脏
<灵枢·终始第九>:"凡刺之道,毕于终始,明知终始,五脏为纪,阴阳定矣.阴者主脏,阳者主腑,阳受气于四末,阴受气于五脏,故泻者迎之,补者随之,知迎知随,气可令和,和气之方,必通阴 ...
-
朱燕中 | 诸寒之而热者,取之阴;热之而寒者,取之阳。
经云:"诸寒之而热者取之阴,热之而寒者取之阳,所谓求其属也.帝曰:善.服寒而反热,服热而反寒,其故何也?岐伯曰:治其王气,是以反也.帝曰:不治王而然者何也?岐伯曰:悉乎哉问也!不治,五味属也 ...
-
朱燕中 | 天以阳生阴长,地以阳杀阴藏
<素问·天元纪大论篇第六十六>:"寒暑燥湿风火,天之阴阳也,三阴三阳上奉之.木火土金水,地之阴阳也,生长化收藏下应之.天以阳生阴长,地以阳杀阴藏.天有阴阳,地亦有阴阳.木火土金水 ...
-
朱燕中 | 阴在内,阳之守也;阳在外,阴之使也
<素问·阴阳应象大论篇第五> "故曰:天地者,万物之上下也:阴阳者,血气之男女也:左右者,阴阳之道路也:水火者,阴阳之征兆也:阴阳者,万物之能始也.故曰:阴在内,阳之守也:阳在外 ...
-
朱燕中 | 为什么说气味辛甘发散为阳,酸苦涌泄为阴
<素问·阴阳应象大论篇第五> "气味辛甘发散为阳,酸苦涌泄为阴.阴胜则阳病,阳胜则阴病.阳胜则热,阴胜则寒.重寒则热,重热则寒.寒伤形,热伤气:气伤痛,形伤肿.故先痛而后肿者,气 ...
-
朱燕中教授讲内经6 | 阳生阴长,阳杀阴藏;阳化气,阴成形
<素问·阴阳应象大论篇第五> "故积阳为天,积阴为地.阴静阳躁,阳生阴长,阳杀阴藏:阳化气,阴成形.寒极生热,热极生寒:寒气生浊,热气生清:清气在下,则生飧泄:浊气在上,则生瞋胀 ...
-
朱燕中 | 方刺之时,必在悬阳,及与两卫
朱燕中 | 方刺之时,必在悬阳,及与两卫
-
朱燕中 | 为什么说治痿者独取阳明?
<素问·痿论篇第四十四>:"帝曰:如夫子言可矣,论言治痿者独取阳明,何也?岐伯曰:阳明者,五藏六府之海,主润宗筋,宗筋主骨而利机关也.冲脉者,经脉之海也,主渗灌谿谷,与阳明合于宗 ...
-
朱燕中 | 为什么说清阳出上窍,浊阴出下窍
<素问·阴阳应象大论篇第五>:"故清阳为天,浊阴为地.地气上为云,天气下为雨:雨出地气,云出天气.故清阳出上窍,浊阴出下窍:清阳发腠理,浊阴走五藏:清阳实四支,浊阴归六府.&qu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