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外感病全书  太阳病(上四)

(0)

相关推荐

  • 柴胡桂枝汤临床应用

    <伤寒论>第146条"伤寒六七日,发热微恶寒,支节烦痛,微呕,心下支结,外证未去者,柴胡桂枝汤主之" <伤寒论>146条证属于太阳与少阳并病,太阳表证当愈, ...

  • 中医外感病全书  太阳病(上六)

    心下痞,按之濡,其脉关上浮者,大黄黄连泻心汤主之.(159) 语译  心下痞满,按之濡软,病人脉象关上浮的,用大黄黄连泻心汤治疗. 讨论 本条之痞,不同于以上149条和151条所讨论之痞.上二条是寒热 ...

  • 中医外感病全书  太阳病(上五)

    问曰:病有结胸,有脏结,其状何如?答曰:按之痛,寸脉浮,关脉沉,名曰结胸也.何谓脏结?答曰:如结胸状,饮食如故,时时下利,寸脉浮,关脉小细沉紧,名曰脏结,舌上白胎滑者,难治.(132) 语译 提问说: ...

  • 中医外感病全书  太阳病(上三)

    太阳病,发汗后,大汗出,胃中干,烦躁不得眠,欲得饮水者,少少与饮之,令胃气和则愈:若脉浮,小便不利,微热消渴者,五苓散主之.(71) 语译 太阳病,发汗后,大汗出,胃中津液耗损,病人烦躁不得安眠,只想 ...

  • 中医外感病全书  太阳病(下二)

    32.大凡看法,卫之后方言气,营之后方言血.在卫汗之可也,到气才可清气,入营犹可透热转气,如犀角.玄参.羚羊角等物,入血就恐耗血动血,直须凉血散血,如生地.丹皮.阿胶.赤芍等物.否则前后不循缓急之法, ...

  • 中医外感病全书  太阴病

    太阴病(上) 太阴之为病,腹满而吐,食不下,自利益甚,时腹自痛,若下之,必胸下结鞕.(273) 语译 太阴人得外感病,腹胀满而呕吐,饮食不入,自行下利而且越来越厉害,少腹时时作痛,如果误用下法,必定会 ...

  • 中医外感病全书  序  凡例

    序 这是一本中医外感病学的全书. 东汉末年,南阳张仲景写成了中国医学史上一部不朽的著作--<伤寒猝病论>.张仲景总结了汉代以前汉民族治疗外感病的实践经验,同时他建立了一个外感病的理论--六 ...

  • ​中医辨治食管癌分四型

    食管癌是一种常见的消化道恶性肿瘤,在我国北方发病率高于南方,多见于50-70岁,男性是女性多2-6倍.中国是世界上食道癌的高发地区,其死亡率为世界第一,在中国其死亡率仅次于胃癌居第二位.其确切病因仍不 ...

  • 『中医偏方精品』第四章 循环系统疾病

    第四章  循环系统疾病 一.心律失常 心跳失去节律性,感觉疲乏.头晕.心悸.气促.胸闷.胸痛.心力衰竭和低血压等;早搏病人常有心脏"突.突"地跳出胸腔的心慌感或心脏停跳的感觉,脉搏 ...

  • 熊继柏:中医治病最关键的四个法则

    第一就是治病求本.治病要推求疾病的本质,要找出疾病的原因,这就叫治病求本.我刚才谈到的风湿性关节炎,就是中医的痹证,其实就是例子,它的治疗就体现了治病求本,推求疾病的本质.同样是关节疼痛,同样是一身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