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外感病全书 太阳病(下二)
相关推荐
-
三焦温病证治药对:1、上焦手太阴(肺)解...
三焦温病证治药对: 1.上焦手太阴(肺)解表宣肺药对:豆豉.栀子: 2.上焦手厥阴(心包)清心开窍药对:麦冬.犀角: 3.中焦足阳明(胃)清热救津药对:生石膏.知母: 4.中焦足太阴(脾)清热化湿药对 ...
-
中医外感病全书 太阳病(上六)
心下痞,按之濡,其脉关上浮者,大黄黄连泻心汤主之.(159) 语译 心下痞满,按之濡软,病人脉象关上浮的,用大黄黄连泻心汤治疗. 讨论 本条之痞,不同于以上149条和151条所讨论之痞.上二条是寒热 ...
-
中医外感病全书 太阳病(上五)
问曰:病有结胸,有脏结,其状何如?答曰:按之痛,寸脉浮,关脉沉,名曰结胸也.何谓脏结?答曰:如结胸状,饮食如故,时时下利,寸脉浮,关脉小细沉紧,名曰脏结,舌上白胎滑者,难治.(132) 语译 提问说: ...
-
中医外感病全书 太阳病(上四)
伤寒四五日,身热恶风,颈项强,胁下满,手足温而渴者,小柴胡汤主之.(101) 语译 外感病四五天,身体发热,恶风,颈项僵硬,胁下胀满,手足温而口渴的,用小柴胡汤治疗. 讨论 外感病四五天,身热,恶风 ...
-
中医外感病全书 太阳病(上三)
太阳病,发汗后,大汗出,胃中干,烦躁不得眠,欲得饮水者,少少与饮之,令胃气和则愈:若脉浮,小便不利,微热消渴者,五苓散主之.(71) 语译 太阳病,发汗后,大汗出,胃中津液耗损,病人烦躁不得安眠,只想 ...
-
中医外感病全书 太阴病
太阴病(上) 太阴之为病,腹满而吐,食不下,自利益甚,时腹自痛,若下之,必胸下结鞕.(273) 语译 太阴人得外感病,腹胀满而呕吐,饮食不入,自行下利而且越来越厉害,少腹时时作痛,如果误用下法,必定会 ...
-
中医外感病全书 序 凡例
序 这是一本中医外感病学的全书. 东汉末年,南阳张仲景写成了中国医学史上一部不朽的著作--<伤寒猝病论>.张仲景总结了汉代以前汉民族治疗外感病的实践经验,同时他建立了一个外感病的理论--六 ...
-
李可老中医打卡第十天:外感病治疗思路(二)
打卡课程 导读 李可(山西著名老中医),广西中医学院经典中医临床研究所首席顾问.临难习医,具救苦心.天资敏慧,得医之本源.致力于中医临床与研究46年,崇尚仲景学说.擅长融寒温于一炉,以重剂救治重危急症 ...
-
伤寒论15条太阳病下之后,其气上冲者,古传中医解
在经方论坛 有坛友问这么个问题 15.太阳病下之后,其气上冲者,可与桂枝汤,方用前法:若不上冲者不得与之,楼主老师.这句怎么理解?下之后是误下吗?还是太阳病也有下法?只是下得不得法?其气上冲者,又怎么 ...
-
1982年《古钱大辞典》上、下二册
1982年<古钱大辞典>上.下二册,丁福保编著,中华书局出版社出版,品相颇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