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医学源流论》医史、医案、医话、医家考订学、医家丛刻​

(0)

相关推荐

  • 扶阳灸法-历史篇|灸法的历史源流——两宋

    扩展阅读 1 悠悠历史流转,光阴进入宋代,宋朝重文治,文化事业发达,造纸业兴盛,雕板和印刷有了飞跃式的革新和发展,当时官修多种书籍规模很大,包括医学书籍的整理和编撰. 宋王朝对医学事业较历代尤为重视, ...

  • 《中国医学源流论》谢利恒先生传

    (前排右一) 君武进谢氏,名观,字利恒,世居县西北之罗墅湾.罗墅湾滨孟河,孟河号多名医,君祖葆初先生其一也.父钟英先生,精舆地之学,工古文辞,为世名儒.君少承家学,性又颖悟,年十二,毕五经四子书.于古 ...

  • 《中国医学源流论》总纲

    中国医学源流论序言 武进谢利恒先生,于编辑<中国医学大辞典>后,复著<中国医学源流论>.取数千年来各家学说,上起炎黄, 下迄近世,考其源流,别其枝派,原原本本,若网在纲,启后学 ...

  • 《中国医学源流论》上古医学

    上古医派 针灸始于黄帝,本草肇自神农,脉诀传之素女,此以言乎其托始之时耳.至按其学术之性质而为之分类,则为 医经.经方二家.医经犹今言医学,经方犹今言药学也.神农本草,当属经方家.针灸.脉诀,则同属医 ...

  • 《中国医学源流论》 古代脉学 古代针灸学

    古代脉学 脉学原起亦甚古,近人多诋其术之不足恃.然古言四诊,切本居末,后世医论,遇有证脉相违者,亦多主舍脉从证,间有主舍证从脉者,则必逆知此证将有变动,不当徒泥目前之证以施治,而此证究竟将有变动与否, ...

  • 《中国医学源流论》地方病 结论

    地方病 地方病者,限于一方水土之病,而有一方治疗之法,不尽通行于各地者也,<素问·异法方宜论>中早计及之.吾国地大物博,跨有寒温热三带,面积之广,等于欧洲.是以水土气候,人民体质,各地不同 ...

  • 上卷 《中国医学归元》医理---医家篇

    上篇 中国文化始自阴阳五行,后出易,医,道,儒,墨五家:医乃中国医学,即为医家,以博览群书为机要,以阴阳五行为基础,察天地阴阳之事务,辩于天之六气,通于人之六经,行用于药物,成医家之路,中国医学之本原 ...

  • 上卷 《中国医学归元》药理---君药篇(4)

    十桃仁 桃仁,苦辛之性,入足厥阴肝经.通经而行瘀涩,破血而化癥瘕.通润结躁,清化脓血. {桃核承气汤}  桃仁五十个 桂枝二两 大黄四两 芒硝二两 甘草二两(炙) 桃仁,以木气之精,克杀恶血,苦以阴行 ...

  • 【医案医话】湿疹反复难愈,试试中药如何?

    编者按: "医生我湿气重,你帮我开点药除除湿?","医生,从脉象上看我身体有什么问题?","我月经快两个月没来了,吃什么药?"," ...

  • 胡希恕医案医话及感悟

    山石神韵重录小获: 1.越婢汤 风水里水:风水指外因引起,里水指小便不利,称里. 2.脏躁所指不鸣,喜哭,分虚实,虚者甘麦大枣汤,实者桂枝茯苓丸. 邪哭使魂魄不安者,血气少也:血气少者属于心,心气虚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