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福国:家中老父母
相关推荐
-
平凡的老父亲(刘晓峰)| 教师随笔
阴历十月一,去给父母上坟,发现坟旁那棵自生的榆树已然碗口粗了.不知不觉中,母亲已去世六年,老父亲也离开我们五年! 回来的这些日子,他们的音容笑貌总不时地在我眼前浮现,尤其是老父亲的形象更是清晰可见.我 ...
-
守护老父亲
"那是我小时候 , 常坐在父亲肩头, 父亲是儿那登天的梯, 父亲是那拉车的牛, 忘不了粗茶淡饭将我养大--". 这是<养儿能防老>歌曲里的一段歌词.近年来还有<我 ...
-
心灵思语||母爱如棉花糖奉上祁隆的催泪思亲歌《妈妈》《老父亲》
母爱如棉花糖 都说父爱如山 都说母爱伟大 诚然 羊有跪乳之恩 鸦有反哺之义 父母对子女的养育恩情比天高似海深 母爱无私 从哇哇落地之时 母亲就用甘甜的乳汁哺育着她小小的婴孩儿 母亲把自身的营养汩汩地输 ...
-
安徽散曲微刊试刊号《父母情》专辑
安徽散曲微刊试刊号 <父母情>专辑 郑永钤 [正宫·端正好]养母情(北套曲) 梦追寻,魂牵盼,思往事今夜难安.生逢离散江南岸,是慈萱抚养深情叹! [滚绣球] 冷飕飕四壁空,路漫漫一境寒,烈 ...
-
【灵璧美文】也说“孝道”
也说"孝顺" 文/胡桃夹子 "孝顺"的意思是尽心奉养并服从父母. 中国历史上曾出现过很多很多孝敬父母的例子.最具典型的就是"二十四孝& ...
-
山村六旬孝子精心照顾八旬老父,冲一杯豆奶自己先尝
在河南林州合涧镇路家岭村,有一位当地百姓称为"孝亲敬老楷模"的老人,他从50岁出头就不再外出,留在村里专心照顾独居的老父亲.十多年来,他精心照料父亲的衣食住行,每天做饭不重样,并带 ...
-
有一种幸福叫“家有二老”
人到中年,褪去了年轻时的青涩和冲动,多了一份成熟与稳重.每个周六都是我最忙碌的日子,因为我要驱车70多里,去看望我的老父老母.父母都已是85岁高龄,可喜的是,生活尚能自理,已是我们的福气! 周六早早起 ...
-
那些事儿丨杨福国:遥远的格桑花
近日,备考做题,在试卷上读到一篇文章.其中有些文字写到雪域高原上绚烂盛开的格桑花. 其实,我还没见过真正的格桑花,但文中所写那绚烂盛开的格桑花却一下子撩动我的心弦,让我倍感亲切--格桑花,原来是一本书 ...
-
高考故事丨杨福国:马失前蹄亦可期
一个真实的高考故事. 佳佳是我2015级的学生.她长了一个高个子,却带着十足的孩子气儿.她爱说爱笑,学习投入时还会自言自语. 在一次作文中,佳佳说她的理想是当一名光荣的人民教师.我问她心仪的大学是哪里 ...
-
文友主页丨杨福国:芳邻
我刚进楼寓门,一对燕子叽叽叫着从头顶上飞出去.我知道这对燕子又想在这里安家. 我们楼道一楼西户门口上方有两根紧贴墙皮的细电线,可能这正好创造了垒泥筑巢的条件. 几年前曾有一对燕子发现了这个地方,就想把 ...
-
庆馀年丨杨福国:添新衣
过新年,添新衣.缺衣少穿的年代,要穿上件新衣可不是件容易事儿. 记不清到底是哪一年的事儿了,只记得那时我还在上学.那天是大年二十九. 清早,淡淡的霞光刚刚洒到前邻的屋顶上,瓦楞上霜雪晶莹剔透.我正赖在 ...
-
杨福国:上 瘾
上 瘾 杨福国 天上没掉下个林妹妹,却掉下个超长假期.老马刚刚意识到这一点时,他心头似乎还掠过一丝窃喜. 延期开学的消息刚一传出,学校就着手安排直播网课.考虑到老马岁数大了,就没安排他上网课.老马一听 ...
-
杨福国:奶奶的织布机
奶奶的织布机 杨福国 爷爷奶奶都已经离世有些年了,他们居住了多半辈子的那座老房子还矗立在村里那条小巷深处.屋里老人生前用过的一些家什大多已凌乱不堪.但有一件庞然大物占据着半间屋子,那就是奶奶的织布机. ...
-
杨福国:挑水
挑 水 山东德州 杨福国 回乡下老家,邂逅了堂哥的女人金丫,忽然想起以前乡间挑水的事来了. 那时候,村里还没有自来水,全村五百口人,吃水全靠村东自留田里的一口甜水井.村西头的要往家挑担水,往返一趟 ...
-
文友主页丨杨福国:满地落蕊
小时候,早晨起来我得先去割草或拾柴,有了劳动成果才回家吃早饭,然后背上书包去上学. 大约是上初中的时候,我读到了郁达夫的散文<故都的秋>.但当时我并不知道郁达夫是何许人,也没感觉出那篇文章 ...
-
那些事儿丨杨福国:风雪夜归人
我们的曹校长退休都二十年了,为了写一个材料,我到他家"采访".无意中,他对我说了一件事,让我一下子想到题目上那句诗. 那是四十多年以前的事儿. 那时候曹校长当然还不是校长,他还很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