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资治通鉴·汉纪一》(十一)
相关推荐
-
楚汉荥阳成皋对峙阶段,虽然刘邦在正面战场很狼狈但其战略上占优
楚汉战争的关键对峙时期,也就是刘邦项羽在荥阳成皋一线的对峙阶段,从汉二年至汉四年,也就是公元前205年至公元前203年,大致两年多的时间,从京索之战,汉军在荥阳稳住阵脚一直到韩信彻底平定齐地,刘邦一直 ...
-
读通鉴(51)56万汉军打不过三万楚军
读通鉴(51)刘邦式的失败 二年(丙申,公元前205年) 冬,十月,项王密使九江英布.衡山王吴芮.临江王共敖击楚义帝,杀之江中. 陈余发全部三县兵员,与齐王给的兵一起共同袭常山.常山王张耳败,逃走奔汉 ...
-
千古谁识战垓下
千古谁识战垓下 看 题记:本文是<〈淮阴侯列传〉考察报告>的一个成果.菜九考察韩信参加楚汉最终决战始末发现,韩信并非像历史记载的那样是在拿到汉王的某种承诺之后才参战的,从而对整个决战过程就 ...
-
读《资治通鉴·汉纪三十一》(十)
(十) 夏,四月,留将军邓满(人名)守(围困)巨鹿.进军邯郸,连战,破之.郎乃使其谏大夫杜威(人名)请降.威雅称郎实成帝遗体(遗留的孩子),秀曰:"设使成帝复生,天下不可得(就算成帝复生,照 ...
-
读《资治通鉴·汉纪三十一》(十二)
(十二) 更始遣柱功侯李宝.益州刺史张忠将兵万馀人徇蜀.汉.公孙述遣其弟恢击宝.忠于绵竹,大破走之.述遂自立为蜀王,都成都,民.夷皆附之(蜀地汉.夷都归附他). 冬,更始遣中郎将归德侯飒(刘飒).大司 ...
-
读《资治通鉴·汉纪十》(十一)
三月,乙亥晦,日有食之. 夏,募民徙朔方十万口. 半民:募民实边政策既解决了边境的充实问题,比如军队.军粮等,也可以解决人口增长造成的土地兼并问题,是晁错相关建议的具体化.但实施中,肯定会出现一系列问 ...
-
读《资治通鉴·汉纪十》(十二)
[7] 燕王定国与父康王姬奸:夺弟妻为姬.杀肥如令郢{yǐng}人,郢人兄弟上书告之,主父偃从中发其事.公卿请诛定国,上许之.定国自杀,国除.[文帝初,王泽始封于燕,传子康王嘉:文帝九年,嘉薨,定国嗣 ...
-
读《资治通鉴·汉纪十》(十三)
读<资治通鉴·汉纪十> (十三) 夏,四月,丙子,封匈奴太子于单为涉安侯,数月而卒. 初,匈奴降者言:"月氏(音:肉汁)故居敦煌.祁连间,为强国,匈奴冒顿(音:默读)攻破之.老上 ...
-
读《资治通鉴·汉纪十六》(六)
读<资治通鉴·汉纪十六> (六) 及昌邑王废,霍光与张安世诸大臣议所立,未定(立谁呢).丙吉奏记(上书)光曰:"将军事孝武皇帝,受襁褓之属,任(担任)天下之寄(寄托).孝昭皇帝早 ...
-
读《资治通鉴·汉纪二十一》(三)
读<资治通鉴·汉纪二十一> (三) 建昭元年癸未,春,正月,戊辰,陨石于梁(梁国). 三月,上行幸雍,祠五畤. 冬,河间王元坐贼杀不辜(残害无辜)废,迁房陵. 罢孝文太后(汉文帝刘恒母薄太 ...
-
读《资治通鉴·汉纪四十一》(一)
读<资治通鉴·汉纪四十一> (一) 孝殇皇帝 延平元年 丙午 春,正月,辛卯,以太尉张禹为太傅,司徒徐防为太尉,参录尚书事(主持政务).太后以帝在襁褓(包裹婴儿的被子),欲令重臣居禁 ...
-
读《资治通鉴·汉纪四十一》(二)
汉孝安皇帝上 永初元年 丁未 春,正月,癸酉朔,赦天下. 蜀郡徼外羌内属(羌人内附汉朝). 二月,丁卯,分清河国封帝弟(汉安帝的弟弟)常保为广川王. 庚午,司徒梁鲔薨. 三月,癸酉,日有食之. 己卯 ...
-
读《资治通鉴·汉纪四十一》(三)
孝安皇帝 永初二年 戊申 春,正月,邓骘至汉阳:诸郡兵未至(大军没集中),钟羌数千人击败骘军于冀西,杀千馀人.梁慬还,至敦煌,逆诏(迎接诏书)慬留为诸军援(留下作为诸军的后援).慬至张掖,破诸羌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