祖贵桥:柳韵

(0)

相关推荐

  • 春风杨柳万千条,诗词里的杨柳,是杨树还是柳树

    人们欢呼春天,赞美春天,春天东风浩荡,山明水秀,花红柳绿.人们把杨柳青青与姹紫嫣红的花朵相提并论,可见杨柳依依也是这美丽春光的重要组成部分. 文学作品,特别是古典诗词里都有不少写杨柳的名篇佳作,一代伟 ...

  • 雅趣说“柳”:碧玉妆成一树高

    我国最早的诗歌总集<诗经>云:"昔我往矣,杨柳依依."看似简短,却于言简意赅中将古人的友爱交往跃然纸上.古人有以"柳"为姓氏或名号的,春秋时有柳下惠 ...

  • 一树春风千万枝 嫩于金色软于丝

    2021-05-06 09:15 华人号:中国文化 一场春风的演出 必须有最美CP杨柳的出场 才算是完美 翠绿枝条随风轻舞 风姿绰约 更是诗人情感投射的完美载体 或感怀春光浪漫 或折柳惜别 一组经典杨 ...

  • 李奇:此柳彼柳,今夕何夕

    阅读本文前,点击标题下面蓝色字体"温馨微语""关注"我.我用心做,您免费看.倡导原创,感谢转发,欢迎赐稿.版权归原创作者所有. 最后一抹晚霞已从天边消失,风中仍 ...

  • 青青柳树春意浓

    到了春天,大地重现生机,百花齐放,争奇斗妍,难分胜负.而柳树,虽无姹紫嫣红的娇媚,浓郁扑鼻的芬芳,却以一身青碧的颜色,柔软的风姿,同样为春光增添了无尽的魅力,受到了世人的喜爱. 柳黄未吐叶,水绿半含苔 ...

  • 五堂诗词课028 诗的意象——杨柳

    五堂 诗词课 (诗篇) 第二十八章 诗的意象--杨柳 我们第一个要讲的意象是"杨柳"."柳"."留"谐音,柳条随风摇动,极像亲友依依不舍地向 ...

  • 苏作成:春风又绿柳枝条

    春风又绿柳枝条 苏作成 "严寒退去冬归尽,万物吐芽迎春来."下乡时,我骤然发现在河边,那些在微风中拂动的柳树枝条,已然有了嫩绿的颜色.在它附近的一株桃树,也绽开了粉红的桃花.而那些 ...

  • 杨柳依依春意浓

    冬去春来,一到每年的三月,那些生长在马路旁.池塘边以及湖堤上的杨柳树由黄变青开始发芽了. 杨柳是人们普遍熟悉的一种植物.古时候杨柳是指柳树的意思,最早出自<诗经>:"昔我往矣,杨 ...

  • ​祖贵桥:燕子声声里

    祖贵桥:燕子声声里 燕子声声里 如果说中华民族崇拜图腾最伟大瑰丽的神鸟是凤凰,与龙图腾一起筑造起庙堂文化的神圣而伟岸,那么这勤劳善良,意志坚强,坚忍不拔,风雨无阻的蓝色精灵燕子,与爱它的人们一起绘就了 ...

  • 祖贵桥:野榆王

    祖贵桥:野榆王 野榆王 金灭北宋之后,历经短暂战与和,使南宋偏安一隅,上表称臣. 海陵王弑君上位,黩武穷兵. 海陵王手捧柳永<望海潮>:"东南形胜,三吴都会,钱塘自古繁华.烟柳画 ...

  • 祖贵桥:听风

    祖贵桥:听风 听风 房山坡上的雪被风吹下来,滑到地下,散散的如沙,没有来得及滑下来的雪,在太阳光的照射下开始融化,经一夜降温在房檐下形成了参差不齐.粗细不一.形态各异的冰瘤子.落在地上的雪也已经开始融 ...

  • ​祖贵桥:大排地一夜

    祖贵桥:大排地一夜 大排地一夜 大排地是我家居住那个村生产二队的一块飞地,远离二队其它土地边界,距村子有近十里的路程,可以说是孤悬村外.这块地南北走向,狭长低洼.北部紧靠河堤,河堤外就是松花江大转弯处 ...

  • 祖贵桥:西沟子的记忆

    祖贵桥:西沟子的记忆 西沟子的记忆 每一条河流都是行色匆匆的远行者,即便是山涧小溪亦然. --摘自徐刚<江河八卷> 母亲河松花江是伟岸的,以她博大的胸怀接纳了自天池而下一路西奔的白山圣水: ...

  • 柳树 : 春来无处不春风,偏在湖桥柳色中

    柳树,属落叶大乔木,别名杨柳.水柳.垂丝柳.垂枝柳.在中国已有2000多年的栽培历史. 柳树因其顽强的生命力.适应能力和柳树的形象特点,柳树一直就为历代文人所青睐,再加上"柳"与& ...

  • 柳色柳韵 图 文/舍得诗轩

    柳 色 柳 韵 图 文/舍得诗轩 --细雨朦胧,烟色轻淡,鱼翔浅水,燕啭莺啼.这就是临港滴水湖仲春时候的美妙景色. --美妙的还不只是这些! --最美莫过于水边的垂柳.桃花差不多凋尽了,剩下的几朵无精 ...

  • 【十三字】溪桥柳探月

    [十三字]溪桥柳探月 文/冯斌一鄂 玉溪撩柳探花桥树乱摇丝望月 [诗/七绝] 玉溪撩柳探花桥,柳探花桥树乱摇. 桥树乱摇丝望月,摇丝望月玉溪撩. [之文]溪流梦落,是春天盛大的交响乐.风摇丝带,是一场 ...

  • 灞 桥 柳

    灞  桥  柳 灞桥在长安城东灞水之上,灞水两边种有柳树,桥边修有驿站,一直是人们送别的地方,年年柳色,灞桥伤别以及宫墙内的凄凉与哀怨.汉代以来常以折柳相赠来寄托惜别之情-----题记 七绝.灞桥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