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怀瑾老师:像他这样做丢了性命,又能怨谁呢
相关推荐
-
真相:孔子反对“以德报怨”,还说“言必信,行必果”的都是小人
文/蓝梦岛主 原创文章,已开启全网维权,抄袭必究! 传统道德是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成分,比如最核心的"八德":孝.悌.忠.信.礼.义.廉.耻. 在此基础上,衍生出很多约束道德的古语箴 ...
-
品《孟子》,分享一些启发人生的至理
今天我们来品读几句孟子给我们总结的人生至理. 第一句孟子讲: "言人之不善,当如后患何?" 说别人坏话的时候,应当考虑一下后果. 俗话说得好"哪个人后无人说,哪个人后不说 ...
-
“言必信,行必果,硁硁然小人哉”,这句话怎么理解?
"言必信,行必果",在我们常人看来,这是一种做人的美德,可在孔子眼中,这种人只是小人而已. 这里的小人,并不是骂人的话,不是指我们认为的那种"坏人",而是与大人 ...
-
南怀瑾老师:如果你把做这些事以为是事业,错的一塌糊涂
大家常常把做生意称为事业,常听到"你做什么事业?"这句话错了!做生意不能算是事业. 事业的定义,在<系传>里很明白地告诉了我们.是什么呢?"举而之诸天下之 ...
-
南怀瑾老师:凡事不能做绝,留一点路给人家走才好
这个世界就是一个缺憾的世界.但是也有人通了的,晓得这个世界本来就是个缺憾的世界.像曾国藩在晚年,就为他的书房命名为"求阙斋",要求自己有缺憾,不要求圆满.太圆满就完了,做人做事要留 ...
-
南怀瑾老师:做好事很多意想不到的跟着会来,没有智慧就会“慈悲生祸害”
"行善不以名,而名从之:名不与利期,而利归之:利不与争期,而争及之.故君子必慎为善.""行善不以名",一个真正做好事的人,不是为了求名,为了别人表扬.宣传才去做 ...
-
南怀瑾老师:这一关实在不好过,别说你没有这样做过
"子游问孝.子曰:今之孝者,是谓能养.至于犬马,皆能有养.不敬,何以别乎!" 子游是孔子的弟子,姓言,名偃,子游是字,少孔子四十五岁.他问孝,孔子讲解很明白,他说现在的人不懂孝,以 ...
-
南怀瑾老师:这样的缺德事可不能做,会有报应的
春天"生而勿杀",医学同政治有关系,不要杀生."予而勿夺,赏而勿罚."对于生物世界,只能够施出去,不要罚,不要杀生.你们都晓得"秋后算帐", ...
-
【教育读书】南怀瑾老师:读书做学问,先求渊博,还是先求专精?
让知识回家 一站式收藏您的阅读与创作 [教育读书] 南怀瑾老师: 读书做学问,先求渊博,还是先求专精? 一,南怀瑾老师:孔子的"通识"教育 "游于艺&qu ...
-
南怀瑾老师:读书做学问先求渊博还是先求专精
一.南怀瑾老师:孔子的"通识"教育 "游于艺"的艺包括礼.乐.射.御.书.数等六艺.孔子当年的教育以六艺为主. 其中的"礼",以现代而言,包 ...
-
【南怀瑾老师】做善事必须要小心的道理
做善事必须要小心的道理 本文摘录自 <列子臆说> [杨朱曰:"行善不以为名,而名从之:名不与利期,而利归之:利不与争期,而争及之.故君子必慎为善."] 这一段就看到杨朱 ...
-
南怀瑾老师:逸则淫,容易生恶念,所以人还是要多这样做
左丘明的<国语>一书中,有一篇敬姜论劳逸,叙述鲁大夫公父文伯的母亲--敬姜,对儿子的一番教训,政治思想非常高.她说人必须要接受劳苦的磨练:"劳则思,思则善心生:逸则淫,淫则忘善,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