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对宝宝发热,家长们应该掌握的退烧指南!
当体温升高超过正常波动上限即为发热,发热还有以下的分级:
低热
37.3~38℃
中等热
38.1~39.0℃
高热
39.1~41.0℃
超高热
41℃以上
发热除了分级,还分三部曲
01
产热大于散热,表现为手脚冰凉,畏寒,甚至寒颤。
处理措施:适当盖被保暖
02
产热及散热平衡。皮温升高,皮肤发红、干燥,感到酷热。
处理措施:物理或药物降温,补充水分
03
散热大于产热,常表现为大量出汗。
处理措施:补充水分,更换湿的衣物
1. 未添加辅食的婴儿应坚持母乳喂养或配方奶喂养。
2. 年长儿以流质或半流质饮食为主,宜清淡、易消化。如粥,面条等。
发热时水分散失会增加,应补充水分。发热时消化道的酶活性降低,影响消化功能,故宜进食清淡、易消化食物。
选用以上饮食应注意以下几点:
1. 发热时不可勉强喂食,以患儿意愿为先。
2. 两岁以下幼儿采用上述食物时,应注意病前是否添加过同样食物,如未加过的食物,千万不能在发热期间突然加入, 以免导致腹泻。
发生热性惊厥时怎么办呢?
1. 迅速将患儿安置于平卧位,头偏向一侧,保持呼吸道通畅,松解衣领。
2. 专人守护,预防患儿受伤,不可强力按压肢体,移开周围尖利硬性物品,避免骨折等外伤。
3. 及时清除呼吸道分泌物及呕吐物,抽搐时不要往口中塞任何东西,不要灌药,也无需马上行口对口人工呼吸。
4. 单次抽搐时间超过10分钟应送急诊
5.首次热性惊厥发作后,无论时间长短,家长都应该立即带患儿去医院接受全面的诊治。
赞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