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些年,你错过的草堂都在这本书里了

(0)

相关推荐

  • 谒杜甫草堂

    文\寻吟子 成都和苏州是中国仅存2500年左右未迁移原址的两座古城,成都除武侯祠.杜甫草堂声誉远播外,却不象东吴都会苏州那样,举步即为古迹,放眼就是名胜. 中国两座2500前古城之一成都古城   杜甫 ...

  • 欢迎来成都之杜甫草堂之行

    从2004年到成都读书,至今已经约15年了,这回是第一次到杜甫草堂游玩.成都杜甫草堂因诗而名扬天下,借诗圣而后世流芳.其实,我早就想到此游览一番了,觉得离得近一直不急着去,一晃就十几年过去了,2019 ...

  • 瞻仰杜甫草堂     缅怀一代诗圣

    杜甫草堂,是中国唐代大诗人杜甫流寓成都时的故居,位于四川省成都市青羊区青华路38号.杜甫先后在此居住近四年,创作诗歌240余首.唐末诗人韦庄寻得草堂遗址,重结茅屋,使之得以保存,宋元明清历代都有修葺扩 ...

  • 草堂春色 杜京

    . 草堂春色 杜京 北京晚报 | 2021年06月08日 . 最是一年春好处,浮想联翩踏蓉城,我寄相思携清风,静听花开草堂行. 时光总是在不言不语和不经意间悄悄溜走.记住一个春天,有时是因为一首诗,有 ...

  • 老妖杂谈之历史的繁星点点-“诗圣“杜甫

    唐朝的时候,中国的诗歌创作达到了辉煌灿烂的一个时期,涌现出了很多优秀的诗人,他们的诗词歌赋流传至今. 在文学的星空中闪耀的群星中,最耀眼的是"李杜"."李杜"不 ...

  • 旅游:杜甫草堂导游词

    杜甫草堂 杜甫草堂博物馆位于四川省成都市青羊区青华路37号,是中国唐代大诗人杜甫流寓成都时的故居.杜甫先后在此居住近四年,创作诗歌240余首.草堂在杜甫离开成都不久后便破败.后唐末诗人韦庄寻得草堂遗址 ...

  • 国内规模最大杜甫行踪遗迹,诗圣在这里写诗超过240首,就在四川成都

    唐代是我国古诗的巅峰之一,涌现出了无数名师大家,而被誉为"诗圣"的杜甫,更是家喻户晓,留下了许多千古名句.他原籍在湖北襄阳,远祖是汉武帝时期有名的酷吏杜周,后迁徙到了河南巩县.在乾 ...

  • 第3选择—帮助您解决所有问题的终极方法,都在这本书里

    在我们日常生活中,常常遇到一些问题,比如都是卖水果的,而且是紧邻的2个摊位,这时候如果不用第3选择的思维来处理,这2个摊位之间会出现什么情况呢? 1,要么我赚钱:2,要么你赚钱:3,要么双方都亏钱! ...

  • 从底薪2300元到年薪50万,他的成长捷径都在这本书里

    2014年夏天,北京的南锣鼓巷游人如织,刚从大学毕业的粥左罗不知道要做什么工作,就在这条街上摆地摊,卖明信片和邮票. 但很快,城市管理取消了地摊生意,他只好去了一个朋友的服装店卖衣服,底薪2300元, ...

  • 中国最高水平的文言文,都在这本书里

    清康熙年间,为了帮助当时的青少年掌握文言散文,吴楚材.吴调侯叔侄两人编选从东周到明末的222篇散文精品,结集为<古文观止>. 因所选作品体制多样.应用性强.风格各异.篇幅适宜.语言精练.易 ...

  • 中国最高水平的文言文,都在这本书里!

    清康熙年间,为了帮助当时的青少年掌握文言散文,吴楚材.吴调侯叔侄两人编选从东周到明末的222篇散文精品,结集为<古文观止>. 因所选作品体制多样.应用性强.风格各异.篇幅适宜.语言精练.易 ...

  • 写作入门者的指导宝典:我从写作课上学到的,都在这本书里了

    初学写作时,为了提高自己的写作水平,我报过很多写作班,花了不少银子.但是看到<写作之书>这本书后不仅哑然失笑:我在写作课上学到的所有东西几乎都在这一本书里了,然而这本书的定价才几十块钱,真 ...

  • 你为什么不幸福,答案都在这本书里|《幸福的陷阱》

    你好,我是方小小~ 这是我的第154篇原创文,感谢有你一路陪伴. 最近通过在群里打卡,花了11天,总计6个小时的样子,读完了<幸福的陷阱>这本书. 这本我在樊登读书上听了好几遍,觉得非常实 ...

  • 现代占星学之父的精髓,都在这本书里了…… | 线上读书会

     土/天时期留下的火种  1875年11月17日,是个特殊的日子. 那个傍晚的纽约,一群神秘人聚到了一起. 他们当中,有巫师,有神秘主义者,有自由派--那一晚,一个神秘团体诞生了.团体的创办人,名为布 ...

  • 女人其实不难懂,秘密都在这本书里

    点击"LicorneUnique"关注我们并点亮文末的"在看", 第一时间获取小鹿最新的推文和资讯 ▼ 1960年代法国著名品牌梵克雅宝出品 金叶编织18K金女 ...

  • 城荐丨令人垂涎欲滴的西北风味美食,都在这本书里!

    今天给大家推荐一本关于西北美食的好书:<陇上食事> 作者李满强,生于陇上,长于陇上,他特将一碟碟家常土菜.一碗碗民间小吃.一道道经典菜肴,以细腻传神的文字,把沉淀在味蕾上的记忆,那些难忘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