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高于德,道和德不是一回事。理解《道德经》应避开三个误区
相关推荐
-
还原版《道德经》第十四章:玄德深不可志
还原版<道德经>第十四章全文如下: 玄德深不可志,是以为之颂: 掖乎其若冬涉川, 犹乎其若畏四戾, 敢乎其若客, 眺乎其若皋, 纯乎其若朴, 坉乎其若浊. 笃能浊以滴者将舍清. 笃能庇以往 ...
-
还原版《道德经》第十三章:玄德
还原版<道德经>第十三章全文如下: 道生之,德畜之:而物形之,气成之. 是以万物尊道而贵德. 道之尊,德之贵,夫莫之爵,天自然也. 道生之畜之,长之述之,亭之毒之,盖之覆之. 生而不有,长 ...
-
《道德经》被改700多处?考古发掘“原版”,老子从不“消极”
<道德经>从古至今似乎都是家家必备,即使买不起书,也必然对书中格言耳目渲染.如今,不仅华夏子孙引以为傲,放眼世界也被视若珍宝.然而与其他经典长篇大论不同,它全文仅有五千多字.所谓字字珠玑莫 ...
-
易理参悟《帛书老子》“同于省者,道也失之”
<帛书易经>和<帛书老子>在很多方面可以互相参解. <帛书老子>第68章:"德者同於德:省者同於失.同於德者,道也德之:同於省者,道也失之".参 ...
-
自然无私即是道 利他给予即是德
天地万物的生灭告诉我们一个道理,就是自然之道. 生灭无常是天地之道,随顺自然是人生之道. 道由德显,德由道生:道是德体,德是道用,道德不二. 道是自然的无私,德是利他的给予. 世间万物的生成是天地之德 ...
-
“道”的最高体现为“德”
道教与中华民族同呼吸.共命运,道教的历史也是中华文化的历史.道教因以"道"为最高信仰,认为"道"是化生宇宙万物的本原,故名"道教".若论及道 ...
-
鲁道夫小店:德玛拉拉糖浆
Demerara糖浆,一种富含风味的鸡尾酒甜味剂 什么是Demerara糖? Demerara是一种粗加工的蔗糖,和制作白糖时不同,Demerara并没有剥离所有糖蜜,而是保留了一些美味的焦糖/太妃糖 ...
-
商圣范蠡的仁商之道,非“智”非“德”,全在这个字……
文/马丽娜 正心正举特约作者 主播/樊浩 "商圣"范蠡在中国历史上极具传奇色彩,他不仅是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他与西施的爱情佳话也流传至今.被后世敬奉为"文财神&qu ...
-
道德经,是道在前,还是德在前。这是特别有...
道德经,是道在前,还是德在前.这是特别有意思的事.道,三道,天道,地道,人道.德,五德,金木水火土. 有人说 马王堆帛书是德道经, 五运六气,五运生六气.又说"无为而治",道德经最 ...
-
德然养生:德道合能,自主康宁
德然养生荐读: 德然养生自主康宁, 修德养性净心正性, 心净性正道显功成, 德全不危心净无病, 德道合能无所不能, 防病治病自在其中, 增智开慧幸福从容, 永不逞能康宁一生, 一旦逞能必丟功能. 儒 ...
-
论语日课179:道不远人,德在人心
子曰:"仁远乎哉?我欲仁,斯仁至矣."(<论语·述而>7.29) 这是孔子勉励人修养仁德. 仁是一个很高的标准,孔子从来轻易以仁许人,即使是最得意的弟子颜回,在他看来也 ...
-
中国河西蒸附片,德道扶阳造
中国河西蒸附片,德道扶阳造 --江油河西附子基地"四个只做" 片片河西附, 片片菊花心. 德道扶阳蒸附片,真附片. 中国河西蒸附片, 德道扶阳造! --德道扶阳学堂 斗指午,为夏至 ...
-
从事于道者 同于道 德者 同于德 失者 同于失 第23章
第二十三章 希言自然. 飘风不终朝,骤雨不终日. 孰为此者?天地.天地尚不能久,而况于人乎? 故,从事于道者,同于道:德者,同于德:失者,同于失. 同于道者,道亦乐得之: 同于德者,德亦乐得之: 同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