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医科大学:外泌体传递的lncRNA PTENP1抑制膀胱癌进展
相关推荐
-
国人综述 | Cancer Letters:非编码RNA在膀胱癌中的研究进展
编译:lyue,编辑:十九.江舜尧. 原创微文,欢迎转发转载. 导读 膀胱癌是全球第十大常见癌症,其表现出高死亡率和高发病率.尽管膀胱癌的治疗是基于明确的肿瘤分类和等级,但患者仍会经历不同的临床反应. ...
-
4+分干细胞相关的非编码RNA新套路
大家好,今天和大家分享的是2020年2月发表在Aging(IF=4.831)上的一篇文章:Cancer stem cell-specific expression profiles reveal em ...
-
宫颈癌背后的秘密:lncRNA
宫颈癌是世界第三大威胁女性生命健康的癌症,人乳头瘤病毒(human papillomavirus,HPV)的感染已被确定为致癌因素之一[1].随着预防疫苗和筛查等早期诊断手段的普及,宫颈癌的发病率及死 ...
-
郑大一附院:人脐带间充质干细胞来源的外泌体传递miRNA-375延缓食管鳞状细胞癌的进展
间充质干细胞来源的外泌体microRNA是一种有前景的癌症治疗策略.来自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赵松教授课题组的研究人员在Journal of Experimental and Clinical Canc ...
-
青岛大学附属医院:间充质干细胞来源的外泌体miRNA-139-5p通过靶向PRC1抑制膀胱癌的肿瘤发生
miRNA可以通过间充质干细胞(MSC)衍生的外泌体传递至肿瘤细胞并发挥其功能.来自青岛大学附属医院杨学成课题组的研究人员发现,MSC来源的miR-139-5p经外泌体向膀胱癌细胞转移,在肿瘤发生调控 ...
-
北京大学人民医院:骨髓间充质干细胞来源的外泌体miR-206通过靶向TRA2B抑制骨肉瘤进展
骨肉瘤是年轻人中最常见的原发性恶性骨肿瘤之一.细胞外囊泡,特别是外泌体,在多种类型的肿瘤的发展中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近日,来自北京大学人民医院骨与软组织肿瘤中心郭卫教授课题组的研究人员在Cancer ...
-
南京医科大学研究人员发现肝细胞癌来源的外泌体传递14-3-3ζ损害肿瘤浸润T细胞的抗肿瘤功能
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在肿瘤微环境中,肿瘤浸润T淋巴细胞(TILs)的抗肿瘤功能受到显著抑制,但其潜在机制尚未完全明了.近日来自南京医科大学鲁晓杰和孙倍成课题组的研究人员在Cell Death & ...
-
浙江大学医学院:乳腺癌来源的外泌体传递lncRNA诱导CD73+ γδ1 Treg细胞的产生
γδT细胞在多种实体恶性疾病中发挥免疫抑制功能,但在乳腺癌中γδT细胞的免疫抑制功能亚群此前还没有确定.来自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黄建课题组的研究团队在Nature出版集团旗下期刊Signal T ...
-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外泌体传递lncRNA H19抑制垂体腺瘤的生长
人类原发性垂体腺瘤中lncRNA H19的表达经常下调,并且与肿瘤进展呈负相关.然而,外泌体lncRNA H19在抑制垂体肿瘤生长中的作用尚不清楚.来自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吴哲褒课题组的研究 ...
-
【Nature子刊】天津医科大学肿瘤医院巴一教授、应国光教授:外泌体传递EGFR调节肝脏微环境促进胃癌肝转移
特别声明:昨日我公众号推送了天津医科大学肿瘤医院巴一教授.应国光教授发表于Nature子刊的最新科研进展.由于小编业务不熟练,将两位老师的顺序排错了,该文章主通讯作者为巴一教授,恳请文章作者原谅.今后 ...
-
南京大学医学院:通过胎盘传递外泌体并递送宿主限制因子抑制妊娠期的寨卡病毒感染
寨卡病毒(ZIKV)感染可导致神经系统并发症和胎儿缺陷,引起全球公共卫生关注.目前还缺乏ZIKV感染的有效治疗.针对ZIKV的治疗药物需要克服胎盘屏障才能到达胎儿,需要更高的安全标准.近日,来自南京大 ...
-
哈尔滨医科大学:可转化的双重抑制系统经外泌体阻断肿瘤干细胞有效抑制肾癌转移
肿瘤脉管系统和肿瘤干细胞加速了肾癌转移,双重抑制血管内皮和肿瘤干细胞是抑制肿瘤转移的策略但难度很大.近日,来自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四医院泌尿外科徐万海.国家纳米科学中心王浩等课题组的研究团队合作提出了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