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鸿:北京的秋天

北京的秋天

--南鸿--

2007年10月底至11月初,我因事到北京,邀请了和我同住的母亲同行,正好满足了出生在广西、没有去过北京的母亲长久以来的愿望。

我们到北京的时候,正是北京最好的季节——秋天。尽管我以前多次到过北京,但这一次却是最愉快的一次。因为在北京的四天,每天都是风和日丽。我们的穿着既不像冬天那么臃肿,也不像夏天虽然穿着那么单薄,但又容易被太阳晒得汗流浃背。我们穿着一件薄外套,每天四处游览,走很长的路,却感觉轻轻松松。在颐和园,我们绕昆明湖几乎走了整整一圈,也不觉得有多累。事后查询资料,得知绕昆明湖一圈是15公里!

这次在北京有以下一些感觉。
    首先, 在一些景区,像是到了联合国。
    身处故宫、颐和园、天坛等景点,我们感觉象是到了联合国,因为前后左右都是外国人。他们大多是随团而来,有说英语的,也有说法语、日语、韩语的,还有我们不知名国家的语言的。在雍和宫景点,听到中国导游用英语为外国人讲解中国的历史和佛教的典故,对于什么是国际化感受很深,也对中国的悠久历史感到自豪。
    其次,景区收费不贵。
    北京的景点门票不贵,大多是10元、20元,颐和园是30元,故宫最高,是60元。景山公园5元,天坛公园20元,北海公园5元,香山旺季10元、淡季5元。景区内的消费价格也比较适中,如纯净水两元或三元一瓶,冰淇淋四元或五元一份,其他如景泰兰手镯10元一个。
    第三, 地铁也有缺点。
    地铁作为一种比较现代化的交通工具,其优点是明显的。一是把人流疏导到地下,减少地面交通的压力,二是快捷。但却有一个很大的缺点:上下地铁要通过很长很高的阶梯,通常还要拐弯,在换乘不同的地铁线时更是要在地下绕行很大很大的一圈(就是一圈,要绕到头顶上去或者绕到脚底下去)。上上下下对于老年人来说就很辛苦,而对于手提较重行李的外地旅客来说看到长长的阶梯确实望而生畏。
    第四,公共汽车运行较好

说是运行好,一是公交车的车况很好;二是速度快,行车和停靠站台都不拖泥带水;三是服务好,司乘人员都很客气,有问必答。
    第五,北京缺水
    对于北京的缺水,以前听说得多,现在实地观察,感受颇为真实。在故宫,里面有不少古树,尽管工作人员经常都要浇水,有些还是已经枯死,另外一些古树由于缺水,也长得不好。在景山和香山,树木和植物很多,但土壤却很干燥,香山的大约半山腰以上的树木都比较矮小,可能也是因为缺水。
    因为我们在北京居住和游览的四天,正是北京召开中国-非洲合作论坛的前夕,到处可见宣传中国-非洲合作论坛的标语,气氛比较热烈;由于政府特别加强管控的原因,各个方面都井然有序;而母亲因为实现了长久以来的愿望,对于游览、饮食各个方面兴致都很高,旅途也比较顺利,因而我们对于这次的旅行总体感觉是很愉快的。

2006年11月24日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