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元忠之案(资治通鉴卷二〇七之五)

(0)

相关推荐

  • 大唐名相狄仁杰的传奇人生(三):奸臣诬陷,宦海浮沉

    公元691年,登上宰相宝座的狄仁杰终于可以更好的造福百姓了,然而天有不测风云,人有旦夕祸福,狄仁杰虽贵为宰相,但他仍然逃不过官场上的满楼恶风. 武则天登上皇位后,为维护自己的统治,豢养了一大批酷吏,她 ...

  • 唐朝名相张柬之

    张柬之(625年-706年),字孟将,襄州襄阳县(今湖北省襄阳市)人.唐朝名相.诗人. 涉猎经史,进士出身,授清源县丞.通过贤良方正科考试,擢监察御史.中书舍人.论事得罪武则天,出任合蜀二州刺史.荆州 ...

  • 张昌宗之案(资治通鉴卷二〇七之十)

    鸾台侍郎.知纳言事.同凤阁鸾台三品韦安石上奏检举张易之等人所犯罪行,武则天下令将张易之等人交付韦安石及右庶子.同凤阁鸾台三品唐休璟共同审理.在此案还在审理的过程中,情况就已经发生了变化.八月甲寅(初一 ...

  • 中宗复位(资治通鉴卷二〇七之十二)

    武则天病得非常严重,麟台监张易之和春官侍郎张昌宗兄弟二人居宫中执掌朝中大权.张柬之.崔玄暐和中台右丞敬晖.司刑少卿桓彦范以及相王府司马袁恕己在朝外密谋处死张易之和张昌宗二人.张柬之对右羽林卫大将军李多 ...

  • 轶事二则(资治通鉴卷二〇七之十一)

    左台中丞桓彦范.右台中丞东光县人袁恕己共同举荐太子詹事司直阳峤为御史.杨再思问道:"阳峤不愿意担任这种专门负责弹劾他人的职务怎么办?(峤不乐搏击之任如何?)"桓彦范说:" ...

  • 武氏夺权(资治通鉴卷二〇八之五)

    神龙元年五月,唐中宗把张柬之等人以及武攸暨.武三思.郑普思等十六人都作为国家勋劳之人,赐给他们铁券,并立誓只要这些人所犯的不是谋反叛逆之罪,每个人都可以宽恕十次死罪. 癸巳(十五日),敬晖等人率领文武 ...

  • 杨再思轶事数则(资治通鉴卷二〇七之九)

    长安四年秋七月丙戌(初三),武则天任命神都副留守杨再思为内史. 杨再思这个宰相,专门靠阿谀奉承来取悦于人.司礼少卿张同休是张易之的哥哥,有一次他宴请朝中的公卿大臣.在酒喝到畅快的时候,张同休拿杨再思开 ...

  • 袁楚客与魏元忠书(资治通鉴卷二〇八之七)

    魏元忠从端州回京后被任命为宰相,此后他一改常态,再也不犯颜直谏了,遇事只是随波逐流,朝野对他的表现十分失望.酸枣县尉袁楚客为此专门写信给魏元忠,他说:"现在皇帝刚刚即位,只应使德政日新,您应 ...

  • 裴怀古单骑树恩信(资治通鉴卷二〇七之八)

    桂州始安郡的仡佬族人欧阳倩造反,欧阳倩拥数万人马,攻陷了当地的一些州县,唐廷考虑选派一位精明强干的官员前往镇压.朱敬则推荐司封郎中裴怀古,他认为裴怀古文武全才,堪当大任,于是武则天任命裴怀古为桂州都督 ...

  • 非张卿家奴,何郎之有(资治通鉴卷二〇七之七)

    有一次,武则天宴请朝中权贵大臣.张易之兄弟的官职都在宋璟之上,但张易之素来惧怕宋璟,为了取悦宋璟,于是特意空出上位来请宋璟坐,并对他说:"您是当今第一人,怎么能在下位落坐呀?(公方今第一人, ...

  • 马怀素审案(资治通鉴卷二〇七之六)

    殿中侍御史景城县人王晙上奏为魏元忠申辩,宋璟对他说:"魏公已侥幸免死,现在您又来惹天子发怒,恐怕要倒霉啊!(魏公幸已得全,今子复冒威怒,得无狼狈乎!)"王晙说:"魏公忠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