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一講:宋代玉器課題綱要(二)

第二十一講:宋代玉器課題綱要(二)

動物:

  • 猛獸多濃眉,凸眼坑睛,如意大鼻,開口露齒,豐腮,塊狀斜孔耳或卷凹紋耳,長鬣回卷,臉部深雕;腿肌圓潤,飾火焰紋;腿飾關節紋,腳背飾平行短陰線;蛇腹節紋或肋紋,棒子腳、合掌爪~無力,尾巴濃長、卷曲於腹側或腿側。

  • 獅髮圓卷圓雕;表現口紋。

  • 沿襲唐代太師少獅圓雕題材;出現子母鹿題材。

  • 水晶獅子多簡刀,瓜子耳或葉形耳;浙江海寧智標塔,浙江上饒趙仲湮墓,浙江龍游縣湖鎮寺。安徽青陽滕子家族墓的水晶兔也一樣。遼宋皆同。

  • 南宋晚期虎耳為熊耳形~流行於元代。

  • 宋仿漢開管鑽眼;圓圈眼。

  • 宋代動物:馬、鹿、熊、狗,溫馴,柔弱,通天長方孔,中穿圓孔。

  • 宋鹿繼承唐鹿造型,角作珍珠盤狀;合字眼、坑點眼、三角眼;塊狀耳,斜孔筒狀耳;口啣折枝花葉、靈芝、蓮花;肩腿圓潤,飾平行短陰線;腿粗腳細棒子爪,肋線,短尾。

  • 宋狗臉較長;合字眼,坑點眼;背起脊椎紋;腹有肋骨紋;腿肌圓潤;腿粗腳細棒子爪;前腳交疊於頦下,腳比嘴突出;尾巴長卷於腹側或腿側;前爪繫孔,長方中孔。

  • 宋鶴曲脖子。

  • 兔子啣靈芝;圓眼或合字眼;下頦置於前腳上或者下頦與前腳分開,抬頭兔;兔耳沒唐代那麼長;兔耳覆折,個別兔耳如樹葉,兔腿加飾平行短陰線。

  • 蝴蝶邊緣出尖,非圓拱~線雕轉圓雕。

  • 遼宋烏龜大都厚體!

鳳鳥禽魚:

  • 宋鳳、雀、孔雀咬蜻蜓,折枝花,稻禾,繡球;凹坑眼;鳳鬣後飄上揚;短羽有多達七根者;長尾開始回卷(南宋);個別長尾達七束;器緣不打斜與金不同;羽緣齒曲。

  • 鳥禽的羽翼由唐代的兩層轉變為三層(遼宋),甚至四層或折翼;雙層羽、翼之間深刀打漥,個別羽間平行短斜陰線,立體感強,羽尖多朝下。

  • 遼代開始羽翼一揚(羽尖朝上)一抑(羽尖朝下),宋代揚抑羽尖皆朝下。

  • 出現葉形翼(流行於元代);網格翼;翼骨變寬(逐漸浮雕到元明)。

  • 羽絨如樹葉有葉脈(較早),或麟紋加短陰線。

  • 多圓眼;玉鵝底部打牛鼻隧孔。

  • 魚荷肖生流行於宋、遼、金代。

  • 魚圓眼或坑點眼;魚唇交代清楚,胸鰭、腹鰭突出;多斜線網格鱗;魚尾雙岔或蒲團狀,長方通天孔,圓孔。

  • 個別翹嘴(一般嘴紋儉約);雙刀鰓或深刀鰓;雙刀魚尾雙刀腮~遼代北宋出現。

  • 啣蓮魚佩很流行,宋金都有;個別啣禾穗,樹葉。

花葉菓:

  • 盛行折枝花果,禽鳥;多折枝凌霄花題材。

  • 花鳥玉佩多作隱起鏤空的對稱處理,富有生活氣息。

  • 花瓣和枝葉都自內向外斜出,前後多層交錯掩映,主脈深雕凹入;後葉出前葉,扭葉翻轉交搭,葉皆有脈,葉近出框;花蕊誇張;花瓣打漥;葉尖回勾(始於遼北宋)。

  • 荷葉內卷,外卷都有,葉蒂深刻;荷花有萼;伴出慈菇(晚宋)。

  • 先畫紋樣~~作表層花葉~~花瓣間隙轉折點先用小鑽鑽孔~~壓低枝幹再鏤成穿插交織狀。

  • 牡丹花題材於宋代簪、釵中比較多見,並為元代所承襲。

  • 出荔枝題材;成都彭州金銀窖藏出土瓜形金盞。

  • 雕花玉器(只雕花,沒有其他配飾),始於宋止於明。

  • 花心突出;側花有蕚;未見水草。

  • 松葉米字紋。

  • 竹葉飾長條平行陰線。

帶飾:

  • 《宋史.輿服製》載:荔枝帶本是內出,以賜將相。

  • 南宋趙仲湮玉帶直邊池面(還有中間圓池,外圓與框間減地);長袍漢人,眼眉斜上,繫結胸前,衣紋密集,袖口不深;雲紋細長。

  • 還有四拱桃形玉帶飾~變形葵口。

  • 北宋鉈尾改唐代背面削薄為中間切槽,古眼多無尖,寬度較窄。

  • 宋銙較窄2~公分。

  • 遼宋都流行T型帶頭;素帶有邊廓線。

  • 南宋玉帶銙有斜廓~~遼帶銙邊緣弧圓,但也有直邊廓。

  • 龜游帶銙是宋的時代形制~象徵長壽。

帯鉤:

  • 浙江金華鄭繼道帶鉤龍頭平口、口微張,左右飛揚勾卷濃眉,雙生龍角較長,沿器緣回卷;回卷鼻;橢圓鈕,琵琶肚。

  • 江西吉水縣南宋張宣義墓出土龍首玉帶鉤:

  • 頭小上翹,頭與器身的空隙大;貓耳;如意雲紋鼻,雙長角貼邊往下卷(元代的角演化為獨角分岔);獸頭開口較小,只打一個洞或雕淺缺口,嘴旁有包嘴雙月紋(時代越晚,開口越大、越深);尾大、琵琶肚;高花瓣形鈕在器體後部,後部不著地(時代越晚,器鈕越朝器身中間移動)。

春水:宋、金

  • 眼一圈;嘴一刀;細頸;頭無其他裝飾;到元代都有的縧(滔)孔;比例上翅大於身,重心在後部。

  • 雲紋陰線比陽線寬,明代則相反。

  • 坑點眼在唐代為淺點,宋遼稍深,明代很深。三刀眼或四刀眼流行於唐、宋。

  • 大雁的口微張開,後期都以陰線表示。

環璧:

  • 宋璧多兩面紋飾不同;多裝飾減地隱起螭紋,乳丁紋,C形雲紋,桃形雲紋,勾連雲紋;蒲紋,穀芽紋,回紋。

  • 遼、宋皆有玉錢;宋錢飾皮毬紋。

  • 南宋出土橢圓棠口形環,金代圓形環。

文房:

  • 文房用品流行於北宋而盛行於金代,元代。

  • 宋硯蓄水處較深。

  • 唐代已經使用山形筆架;南宋筆架為平行直線紋。

容器:

  • 宋代的杯子腹部向內弧;足部雙圈突出;遼代亦同;杯把杯心出現圓雕童子。

  • 唐遼盆、盤、碗底流行淺浮雕動物或花卉紋飾,到南宋發展為圓雕。

  • 唐遼流行的紋飾斬刻工藝在宋代發展為浮雕捶喋工藝。

  • 玉杯龍首為把(單把),龍紋為板;龍首探頭入杯;龍尾雙岔回卷。題材可能始於南宋。

  • 出現龜游題材

  • 流行菊花口容器;疊瓣菊花紋。

  • 首出瓜形金盞(有藤無葉)~流行於元明;碟形杯托~流行於元明。

  • 浙江衢州史繩祖墓出土荷葉水盛~~晚宋以荷枝為足~盛行於元代~明代。

  • 還流行雙股釵,釵頭片狀單純,不像明代的大面積。

  • 玉卣出戢。

器物:

  • 玉印出現兔紐;浙江南宋黃石墓出土象鈕玉印。

  • 宋硯水池較深;筆格U形底與V形底,山紋同心。

  • 北宋象棋與現代無異~唐代已經很接近了。

  • 簪頭花葉題材高浮雕;

  • 出現琉璃釵;釵頂片狀單純,不像明代的大面積,釵頭浮雕紋飾。

  • 戒指斷面四面形。

  • 橋形疏背。

  • 宋代手鐲面與扣同寬;出現文字。

  • 霞披墬子材質有玉,金,題材有折枝花葉,鴛鴦花葉,卷草紋,魔羯紋;出現單一文字「心」。南宋大量出現。

  • 龜游是宋、金的時代形制~象徵長壽~帶板。

  • 納言是古代貴族帽子上的配飾;宋金皆流行;出現橢圓棠形,斷面橢圓;圈形者,內孔弧凹。納言之飾,始于漢代,唐宋因之。《後漢書·服》載:巾,合後施收,尚書巾幘,收方三寸,名曰納言。

  • 宋、金流行竹節器。

  • 宋代金棺有棺面,多飾紋。

紋飾:

  • 疊框雙頭雲紋,左右回卷浮雕豆芽~遼始,外緣起拱齒凹,立體性較唐代強;個別三頭。北宋雲紋接近五代。

  • 流行方折卷迴紋~陽紋單線完成,席紋,螺旋紋;連珠紋~始於東漢流行於宋、金、元。

  • 延續唐代葵花形框~流行於元、明。

  • 線雕改剔地加陰線,有別於唐風.

  • 透雕繼承自五代,影響遼,金,元。

  • 宋代荷花瓣,沒有唐代的肥圓,且較圖案化。

  • 蓮瓣轉為平起,不再翹尖;器皿出現稀疏的蓮瓣紋。

  • 宋代玉器上開始有經文,宋代的經幢管~雙陰線刻細字。

  • 宋代出現用仙鶴、靈芝、仙草相配來寓意福壽的玉器。

  • 玉雕邊緣出現鋸齒紋。南宋使用蕉葉紋。

  • 水波有浪無花,浪頭多向。

  • 仿古器使用淺浮雕乳丁紋,迴卷豆芽紋,迴卷雲紋(勾連雲紋),畫格蒲文;獸面眉毛特長(飾平行陰見)。臉部集中在頭部前1/3~流行於元代。

  • 仿東漢~南北朝之S形交纏簡化鳳紋。

  • 宋代把五代以來的平行長條陰線發揮到淋漓盡致。

  • 壽紋由單一陽紋連續對接。

  • 卷尾螭龍南宋又出現~仿漢;魔羯魚尾分岔再分岔。

  • 窗櫺紋。

  • 呂師孟(1234年~1304年),南宋大臣。字養浩,號浩叟,安豐霍丘(今安徽霍邱)人。

  • 1971年,張同之(1195)夫婦墓於南京江浦黃葉嶺被發現,父為張孝祥(1132年~1169年)。

  • 朱晞顏(1135年~1200年),字子淵,休寧城北人。官至工部侍郎。慶元六年(1200年)卒 。1952年安徽休寧發現有朱晞顏夫婦墓,出土金銀器物三十餘件。

  • 史繩祖(1192年~1274年),字慶長,眉山人,南宋學者。

  • 宋真宗趙恆(968年12月23日~1022年3月23日),北宋的第三位皇帝。

長按識別二維碼,關注該公眾號

(0)

相关推荐

  • 看展|廣州西漢南越王墓博物館

    提及廣東和廣州,大多數人的反應大概都是現代化的都市,如果說到文化.文物和歷史,可能除了粵語就沒有了存在感. 實際上,廣州是全國唯一一個從出現至今,市中心從來沒有變過的大城市.第二代南越王趙眛的墓,不僅 ...

  • 第二十一講:宋代玉器課題綱要(一)

    第二十一講:宋代玉器課題綱要(一) 宋代: 宋朝在我國文化歷史發展中,是一個比較特別的時期.960年,後周的禁軍統帥趙匡胤在陳橋驛發動兵變,取代後周政權,建立宋朝,定都汴京(今河南開封市),史稱北宋. ...

  • 隋唐五代玉器課題綱要(二)

    第十九講:隋唐五代玉器課題綱要(二) 第二節:唐代玉器 分初唐.盛唐.中唐.晚唐. 受到當代繪畫及雕塑藝術影響,鉈法簡單遒勁,刀工粗硬,突出形象的氣韻及精神,具浪漫主義色彩,花鳥盛行. 唐代高級貴族常 ...

  • 第十一講:夏代玉器課題綱要

    夏代~夏時期~夏文化 夏代聚落型態,由龍山文化晚期的多中心.對抗式佈侷轉變為二里頭文化階段的單中心.凝聚式的佈侷. 湯作夏社等等傳統史學的研究還撲朔迷離,在紀年範圍未釐清之前,將二里頭文化前後這個時間 ...

  • 第二十五講:清代玉器課題綱要

    清代: 女真族是滿族的前身,長期居住在今黑龍江一帶,以畜牧漁獵為生. 1616年,努爾哈赤在赫圖阿拉建立後金,脫離了明朝的統治:雖然明朝多次派兵攻打女真族,但都被擊敗. 1636年,皇太極在瀋陽改國號 ...

  • 第十二講:商代玉器課題綱要(一)

    第一章:商代玉器: 第二章:商代方國玉器:         第一節:商代蜀國玉器:         第二節:商代薛國玉器:         第三節:商代息國玉器:         第四節:商代荊楚玉器 ...

  • 第十二講:商代玉器課題綱要(二)

    商代工藝特徵: 眼: 一.臣字眼的製作方法:1.商代先製作眼框後製作眼珠,因此眼珠的輪廓大部分無法成為封閉的圓形. 2.昭穆時期,先完成圓形的眼珠,再加琢眼睛的外廓,所以外廓多會打破圓形的眼珠. 3. ...

  • 第十三講:西周玉器課題綱要(一)

    第十三講:西周玉器課題綱要(一) 第一章:西周早期: 第二章:西周中期: 第三章:西周晚期: 距今3200年末期,武王推翻殷商王朝,成立周朝,建都鎬京,史稱西周. 周人始游牧于邰(陜西武功),後遷至邠 ...

  • 第十三講:西周玉器課題綱要(二)

    晉國: 唐是晉國的始封地,周初為加強對唐地的統治,周成王封其弟叔虞于唐,其子燮父繼位,改國號為晉,燮父也改稱晉侯.從叔虞始封到三家分晉,再到韓.趙.魏三國被秦所滅,近900年的歷史. <史記.晉 ...

  • 第十四講:春秋玉器課題綱要(一)

    第十四講:春秋玉器課題綱要(一) 第一章:春秋早期: 第二章:春秋中期: 第三章:春秋晚期: 第四章:中原玉器 第五章:楚式玉器:         第一節:楚國通論:         第二節:楚式玉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