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石文坛]刘志发的随笔《老面馒头麦香十足》
相关推荐
-
碱面花卷,小时候的味道,又香又软,2口一个,太好吃了!
碱面花卷,小时候的味道,又香又软,2口一个,太好吃了! 生于七八十年代的朋友对碱面花卷馒头一定不陌生,那时候没有干酵母,不像现在发面这么方便,街上也没有这么多卖馒头的,想吃馒头花卷都是自己蒸. 北方人 ...
-
馒头一哥教你一招,让酵母馒头秒变老面馒头,麦香味碱香味十足!
馒头一哥教你一招,让酵母馒头秒变老面馒头,麦香味碱香味十足!
-
蒸馒头,食用碱、小苏打别乱放,加点它,蒸出来的馒头香软有嚼劲
馒头是我们北方人最爱吃的一种面食,在我们老家有这样一句话"宁可一月不吃肉,不可一天没馍馍",馍馍是我们老家对馒头的一种昵称,上至80岁的老人,下至刚开始添加辅食的婴儿,都离不开馒头 ...
-
[黄石文坛]刘志发的随笔《屋后枣树》
屋后枣树 我家后院栽了一棵枣树.刚栽下去那会,还不到一人高,十年时间竟撺至二层楼高了,不谓长得不快.它的枝条被挡在了二楼窗户外,绿莹莹的一片,甚是喜人,我又不无担忧,照这么长下去,它会不会把二楼窗 ...
-
[黄石文坛]刘志发的随笔《悼念史宏友先生》
悼念史宏友先生 昨天随作协团下乡采风归来,今天本打算写写乡村的.一大早,宗亲刘美书也发出了悼念史宏友老师的精短美文,我就再也坐不住了.我可跟史老师也神交已久啊!试问,我要不写写他,那也太不仗义了. ...
-
[黄石文坛]欧阳高光的随笔《想念我的矿山高中老师》
想念我的矿山高中老师 退休了,梦做得最多的是少年时的梦.梦见的人,多为小伙伴,父母,老师.我的启蒙老师是我的父亲,他是乡村小学教师.在父与师面前绕膝,我缺乏尊师重教的意识.直到进入矿山高中,见了老 ...
-
[黄石文坛]马英的随笔《稳稳的幸福》
稳稳的幸福 儿子(剑剑)去部队一个多月了,他本周六在电话中除了问候家人外,电话中的意思想我们暑假期间去云南看看.短短的电话中让我们更加牵念. 想起儿子在家的时候,我没有照顾好他,我愧疚感满满.我 ...
-
[黄石文坛]姜飞的随笔《这委屈向谁说去》(外两篇)
这委屈向谁说去 大姐夫在奈何桥驻足片刻,最终还是没有回头.如果真有孟婆汤,我会劝他一饮而尽.放下许多放不下的人和事吧,这样,在我们竭力顾左右而言他时,就算还是逃不开那一副副闪现的音容,也不至于太悲恸. ...
-
[黄石文坛]柯浩然的随笔《在校住读的日子》
在校住读的日子 一篇忆母校出炉之后,就迫不及待地和几位同学分享,也请熊老师和移顺同学指导了一下,最后才定稿.有位同学看后电话给我,浩然,你写的还可以啊,勾起了我在学校三年美好的回忆,是不是再写点学校住 ...
-
[黄石文坛]张兰花的随笔《如父的姐夫》
如父的姐夫 人海如潮,有你有我,潮来潮去,遇到不容易.正如麦家说的那样:"有些事情像空气随风飘散,不着痕迹:有些事情像水印子,留得了一时留不久:而有些事情则像木刻,刻上去了,消不失的.&q ...
-
[黄石文坛]余萍的随笔《普通人的日子》
普通人的日子 退休有几年了,生活的圈子变得越来越小,每天出门见到的多是小区和公共休闲场所的管理员.保洁人员,与人聊天也只有那几个交往多年的同学和朋友.在与他们的接触和交谈中,我时而会心生悲怜,时而心情 ...
-
[黄石文坛]王建福美食随笔《阳春面》
阳春面 有同事问我:阳春面为什么叫阳春面?我还真回答不上来.于是赶紧查,一查才知道,吃了多年的阳春面,其实也叫素面或光面.民间习惯称阴历10月为小阳春,上海市井隐语便称十为阳春.以前此面每碗售价十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