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法总则》民事主体收尾篇

(0)

相关推荐

  • 凡人说税:民法总则正式施行,民法通则还有效吗?

    2017年10月1日,在中华人民共和国68岁华诞的日子里,<民法总则>正式施行了.<民法总则>以<民法通则>为基础编纂,将民事法律制度中具有普遍适用性和引领性的规定 ...

  • 《民法总则》收尾与遗憾篇

    时间对于人类来说是最宝贵的存在,在民法中也是: 1.年龄(时间)是民事行为能力有无.是否限制的界限.如:不满8周岁的未成年人是无民事行为能力人,不能独立实施民事法律行为. 2.时间可以影响民事法律行为 ...

  • 《民法总则》民事权利篇

    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民法的主要内容即是人如何取得.实现.保障利益.民法上的利益主要体现为民事权利.我国民法总则第五章规定了民事权利,共计24个条文. 一民事权利 1. 权利是法律赋予人 ...

  • 《民法总则》民事责任篇

    权利是法律赋予人实现特定利益的一种力量,这种力量就是民事责任,民事责任伴有诉权,让私法上的民事权利义务关系得以纳入国家公权力进行诉讼仲裁裁判.强制执行等. 1权利.义务与责任 通常情形下,权利与义务像 ...

  • 《民法总则》诉讼时效篇

    哪位朋友可以让图片中的"权利人"躺下来 时间,消灭你的生命,何况你的权利. 诉讼时效属于消灭时效,即权利人在法定期间内不行使权利,其权利将不受保护. 1 时效制度:诉讼时效与除斥期 ...

  • 《民法总则》民事主体篇一

    法律,以人为本. 民法中的"人"称为民事主体."人"是活动的参与者.权利的享有者.义务的履行者.责任的承担者. 一分类 民事主体是民事权利的享有者,法律对不同类 ...

  • 《民法总则》民事法律行为与代理篇(上)

    民法规定了民事主体与民事权利,民事主体通过实施法律行为,在主体之间引起以权利义务为内容的法律关系的变动,进而取得.实现权利.法律行为(比如投资交易)是民事主体取得权利的主要方式,毕竟鲜有人出生后就有可 ...

  • 《民法总则》民事法律行为与代理篇(下)

    笔者将标题定为"民事法律行为与代理篇",又将内容分为上.下两篇来分别谈及民事法律行为与代理制度,概因: 代理与民事法律行为存在密切的关联,民事法律行为是代理的基础,除法定.意定或者 ...

  • 李昊、邓辉 | 我国《民法总则》组织类民事主体制度的释评

    李昊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人文与社会科学 高等研究院暨法学院副教授 邓辉 北京大学法学院博士研究生 <法律适用>2017年第13期 摘要:<民法总则>规定的民事主体,分为自然人.法 ...

  • 《民法总则》概要

    ●新旧交替 民法总则于2017年10月1日施行后,民法通则暂不废止. 1986年制定的民法通则,既规定了民法的基本制度和一般性规则,也规定了合同.所有权及其他财产权等具体内容,起到了"小民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