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法总则》民事法律行为与代理篇(下)

(0)

相关推荐

  • 干货 | 注会经济法第二章——基本民事法律制度(下)

    一.代理制度 1. 代理是指代理人在代理权限内,以被代理人的名义与第三人实施民事法律行为,由此产生的法律后果直接由被代理人承担的一种法律制度(三方关系). 2. 代理权的滥用 1)自己代理(效力待定) ...

  • 《民法总则》民事法律行为与代理篇(上)

    民法规定了民事主体与民事权利,民事主体通过实施法律行为,在主体之间引起以权利义务为内容的法律关系的变动,进而取得.实现权利.法律行为(比如投资交易)是民事主体取得权利的主要方式,毕竟鲜有人出生后就有可 ...

  • 民法典 总则 民事法律行为 意思表示

    第一百三十七条 以对话方式作出的意思表示,相对人知道其内容时生效. 以非对话方式作出的意思表示,到达相对人时生效.以非对话方式作出的采用数据电文形式的意思表示,相对人指定特定系统接收数据电文的,该数据 ...

  • 民法典 总则 民事法律行为 民事法律行为的附条件和附期限

    第一百五十八条 民事法律行为可以附条件,但是根据其性质不得附条件的除外.附生效条件的民事法律行为,自条件成就时生效.附解除条件的民事法律行为,自条件成就时失效. 第一百五十九条 附条件的民事法律行为, ...

  • 《民法总则》收尾与遗憾篇

    时间对于人类来说是最宝贵的存在,在民法中也是: 1.年龄(时间)是民事行为能力有无.是否限制的界限.如:不满8周岁的未成年人是无民事行为能力人,不能独立实施民事法律行为. 2.时间可以影响民事法律行为 ...

  • 《民法典》解读132:民事法律行为的定义(下)

    (续上篇)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编总则,第六章民事法律行为,第一节一般规定,第一百三十三条:"民事法律行为是民事主体通过意思表示设立.变更.终止民事法律关系的行为.&qu ...

  • 民法典(总则/民事法律行为133—160)

    ​第六章 民事法律行为 第一节 一般规定 第一百三十三条 民事法律行为是民事主体通过意思表示设立.变更.终止民事法律关系的行为. 第一百三十四条 民事法律行为可以基于双方或者多方的意思表示一致成立,也 ...

  • 《民法总则》民事主体篇一

    法律,以人为本. 民法中的"人"称为民事主体."人"是活动的参与者.权利的享有者.义务的履行者.责任的承担者. 一分类 民事主体是民事权利的享有者,法律对不同类 ...

  • 《民法总则》民事主体收尾篇

    上承:<民法总则>民事主体篇一 三法人 法人是法律拟制的"人",是指依法成立.能够以自己的名义从事民事法律行为.独立享有民事权利.独立承担民事义务的组织. ★独立性(风 ...

  • 《民法总则》民事权利篇

    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民法的主要内容即是人如何取得.实现.保障利益.民法上的利益主要体现为民事权利.我国民法总则第五章规定了民事权利,共计24个条文. 一民事权利 1. 权利是法律赋予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