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法典(总则/民事法律行为133—160)
相关推荐
-
讲座实录 | 纪海龙、李忠夏等:私法中的自治与他治
编者按:华东政法大学第25期"东方明珠大讲坛"有幸邀请到华东师范大学法学院纪海龙教授主讲"私法中的自治与他治".纪海龙老师讲座时任华东师范大学法学院教授.博士生 ...
-
法律积累--民法典试题(5)
法律积累--民法典试题(5)
-
可撤销民事行为类型及后果
民法领域一项重要原则是意思自治.民事主体意思能力欠缺,意思表示不真实,某些合法性欠缺都会导致该民事行为效力待定,可能被撤销权人行使撤销权撤销该行为. 一.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实施的非纯获益民事行为或者与 ...
-
《民法典》解读149:第三人欺诈的民事法律行为的效力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编总则,第六章民事法律行为,第三节民事法律行为的效力,第一百四十九条:"第三人实施欺诈行为,使一方在违背真实意思的情况下实施的民事法律行为,对方知道或 ...
-
撤销权五年内不行使消灭
可撤销民事行为在撤销前处于效力待定状态.这种效力不确定状态势必影响相关的民事法律关系的效力和稳定,尽早使之确定下来,有利于民事法律关系的稳定和社会发展. 一.可撤销权可以放弃. 撤销权可以明示放弃,也 ...
-
《民法典》“合同消灭”请求权基础之合同撤销权
德和衡商事争议解决 原创集 48 作者:杨光明.曾强 01 引 言 合同成立并生效后,因为特定事由的发生会导致合同归于"消灭",当然这里的合同消灭并不是法律意义上的概念,而更符合客 ...
-
(第141条至160条)
民法典理解与适用|DAY8查长宝 法翼 10月8日民法典的学习是一个持续且日新的过程,笔者将结合民法典理解与适用,将所学要点予以梳理进行分享.DAY8(第141条至160条)民法典2020.6.1学习 ...
-
民法典 总则 民事法律行为 意思表示
第一百三十七条 以对话方式作出的意思表示,相对人知道其内容时生效. 以非对话方式作出的意思表示,到达相对人时生效.以非对话方式作出的采用数据电文形式的意思表示,相对人指定特定系统接收数据电文的,该数据 ...
-
民法典 总则 民事法律行为 民事法律行为的附条件和附期限
第一百五十八条 民事法律行为可以附条件,但是根据其性质不得附条件的除外.附生效条件的民事法律行为,自条件成就时生效.附解除条件的民事法律行为,自条件成就时失效. 第一百五十九条 附条件的民事法律行为, ...
-
民法典“无效民事法律行为”梳理汇总、要点解读与典型案例
无效的民事法律行为与可撤销的民事法律行为.效力待定的民事法律行为.有效的民事法律行为均属于民事法律行为效力范畴.民事法律行为包括合同.婚姻家事.继承.侵权.物权等行为,本词条的梳理将民法典各编所涉的无 ...
-
民法典第109条 — 第160条 | 总则编:民事权利、民事法律行为
民法典第109条-第132条,以权利清单的方式列举了受我国法律保护的各类民事权利,规定了权利的取得方式和行使原则. 第133条-第160条,规定了民事法律行为的概念.成立.形式.效力,突出规定了民事法 ...
-
可撤销的民事法律行为在《民法典》中的要点汇总
-- "一辈子.一金融.一地产" 一.案情简介 2019年12月7日,原告A在被告B保险公司为其所有的车辆投保了交强险和商业险.2020年4月23日23时5分,原告驾驶上述车辆 ...
-
《民法总则》民事法律行为与代理篇(上)
民法规定了民事主体与民事权利,民事主体通过实施法律行为,在主体之间引起以权利义务为内容的法律关系的变动,进而取得.实现权利.法律行为(比如投资交易)是民事主体取得权利的主要方式,毕竟鲜有人出生后就有可 ...
-
《民法总则》民事法律行为与代理篇(下)
笔者将标题定为"民事法律行为与代理篇",又将内容分为上.下两篇来分别谈及民事法律行为与代理制度,概因: 代理与民事法律行为存在密切的关联,民事法律行为是代理的基础,除法定.意定或者 ...
-
《民法典》“可撤销的民事法律行为”的要点汇总 解读 参考案例
可撤销的民事法律行为,是指在意思表示有瑕疵的情形下实施的民事法律行为,行为人有权请求人民法院或仲裁机构予以撤销.可撤销的民事法律行为,不仅规定在民法典总则编,物权编.合同编.婚姻家庭编等也有相应体现, ...
-
李潇洋:论民法典中的显失公平制度|山东社会科学202105//《民法典》视角下显失公平民事法律行为的理论与实务
李潇洋:论民法典中的显失公平制度[副标题]基于功能主义的分析[作者]李潇洋(北京大学法学院博士研究生)[来源]<山东社会科学>2021年第5期(文末附本期期刊法学要目).因篇幅较长,已略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