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经•鲍丘水注》所涉御夷镇、滑盐、傂奚等考略
相关推荐
-
儋耳故城遗址
环海南骑行第九日,寻访到儋耳故城遗址,为西汉南海九郡之一,据传为伏波将军路博德所造,可惜其遗存早已荡然无存.
-
说说泃河-蓟运河水系那些事儿(顺义金鸡河、无名河、鲍丘河为主)
泃河是北京市五大水系之一,发源于河北省兴隆县南部山区,在平谷区罗汉石村南进入北京市界,沿途汇集众多支流,在马坊镇东店村东南流出北京市界,进入河北省三河市.又屈曲东南流,于天津市蓟州区南境注入蓟运河. ...
-
下邳沂泗及大城考
下邳沂泗及大城考 解汝祥 摘要:邳州,古称邳国.下邳.淮阳军,等等.因行政区划调整和城市变迁,尤其是古今水系和地名改变,造成许多历史事实模糊.因此考证邳州古代沂水和泗水河道,确认下邳县故城位 ...
-
泰安古城遗址(一)古博城遗址
古博城遗址,位于泰安市区东南,泰山区邱家店镇旧县村北.北纬36°6′38″,海拔120米.春秋.汉代古城址.市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泰安古城遗址(一)古博城遗址 清乾隆<泰安府志>卷四&l ...
-
【长河星空】徐泽林丨息壤肥沃稻花香
淮水缓缓东流,流经地处中原与荆楚分野的神奇地方--息州大地.她见证了公元前十一世纪中期周武王分封的两个诸侯国--息侯国和赖子国的兴衰荣辱,也见证了"息壤之地"盛世今朝的巨大变化. ...
-
《水经.渠水注》所涉京县、管邑、黄渊等考略
A2 渠水又东,不家沟水注之,水出京县东南梅山北溪.<春秋.襄公十八年>,楚蒍子冯.公子格率锐师侵费,右回梅山.杜预曰:在密东北,即是山也. 不家沟水,简称不家水.俗称管水.隋以后称郑水. ...
-
《水经.颍水注 》所涉郭奉孝碑、九山祠碑等考略
A2 颍水又东,平洛溪水注之.水发玉女台下平洛涧,世谓之平洛水.吕忱所谓勺水出阳城山,盖斯水也.又东南流注于颍.颍水又东出阳城关,历康城南,魏明帝封尚书右仆射卫臻为康乡侯,此即臻封邑也. 玉女台,按& ...
-
《水经·洛水注》所涉鹈鹕涧、龙骧城、屯城等考略
洛水又东,迳黄亭南,又东,合黄城溪水.水出鹈鹕山,山有二峰,峻极于天,高崖云举,亢石无阶,援徒丧其捷巧,鼯族谢其轻工,及其长霄冒颠,层霞冠峰,方乃就辨优劣耳.故有大.小鹈鹕之名矣.溪水东南流,历亭下, ...
-
《水经·洛水注》所涉卢氏城、高门关等考略
A2 △东北过卢氏县南. 洛水迳隖渠关北.隖渠水南出隖渠山,即荀渠山也.其水一源两分,川流半解.一水西北流,屈而东北入于洛.<山海经>曰:熊耳之山,浮豪之水出焉,西北流,注于洛.疑即是水也 ...
-
《水经.河水注》卷四所涉南虢、十二金人等考略
昔周.召分伯,以此城为东西之别.东城即虢邑之上阳也.虢仲之所都为南虢.三虢,此其一焉.其大城中有小城,故焦国也.武王以封神农之后于此.王莽更名黄眉矣. 梁宁森在<虢城.焦城与陕城考>中认为 ...
-
《水经.谷水注》所涉王城、成周城、千金堨等考略
A3 △东北过谷城县北. 城西临谷水,故县取名焉.谷水又东,迳谷城南,不历其北.又东,洛水枝流入焉,今无水也. 谷城县,春秋周邑.在今河南洛阳市西北.以临谷水,故名.<左传>:定公八年(前 ...
-
《水经.浊漳水注》所涉破釜沉舟、巨桥发粟等地域考略
C △又东北过斥漳县南. 应劭曰:其国斥卤,故曰斥漳.汉献帝建安十八年,魏太祖凿渠,引漳水东入清.洹,以通河漕,名曰利漕渠.漳津故渎水旧断,溪东北出,涓流濗注而已.<尚书>所谓覃怀底绩,至 ...
-
《水经注》卷五所涉濮阳县、阳信县、乐陵县等故城考略
B4 屯氏别河南渎,自平原东绝大河故渎,又迳平原县故城北,枝津右出,东北至安德县界,东会商河.屯氏别河南渎又东北,于平原界,又有枝渠右出,至安德县遂绝.屯氏别河南渎,自平原城北,首受大河故渎东出,亦通 ...
-
《水经·谷水注》铜驼街、永宁寺、司马门等考略
B2 渠水又枝分,夹路南出,迳太尉.司徒两坊间,谓之铜驼街.旧魏旧帝置铜驼诸兽于阊阖南街.陆机云:驼高九尺,脊出太尉坊者也. 铜驼街,1994年秋,配合310国道(原郑洛公路)汉魏洛阳城内段局部改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