始作俑者,其无后乎--晋国继承制度的影响
相关推荐
-
图说春秋(20)持续67年的反叛.下
接上篇『图说春秋(19)持续67年的反叛.上 』 第37年(公元前709年),大宗晋哀侯去侵袭陉庭(在今山西翼城县)这个地方.陉庭人和小宗关系比较好,跑去曲沃告状.于是,有了借口的曲沃武公继承先辈遗志 ...
-
【读书笔记】春秋左传•桓公二年
☆提要 [主要事件]宋督弑其君.臧哀伯谏纳郜鼎等 [涉及人物]鲁桓公.郑庄公.华父督等 [涉及国家]宋.鲁.齐.陈.郑.蔡.杞.滕等 [成语典故]臧哀伯谏纳郜鼎 [春秋体例] [1]凡公行,告于宗庙: ...
-
《春秋》中的奇葩故事6——祖孙三代67年坚持造反终于成功
周朝经历了西周和东周,西周的时候天子说话还算好使,但到了周幽王的时候,国势渐衰.这位周幽王不好好上班,天天研究如何博美人褒姒一笑(这位褒国姓姒的女郎大概是患有抑郁症).最后大脑抽筋,玩了一把" ...
-
春秋诸侯争霸,晋国崛起所伴随的内忧外患
之前通过讲述,繻(xū)葛的这一战,郑国将领祝聃射中周桓王肩膀,将周朝的天子射出了历史舞台,同时也拉开了春秋诸侯争霸的序幕. 东周时代的开启,同时也标志着周天子的权力一步一步的丧失,从此各个诸侯陆续出 ...
-
《诗经》课堂:《 唐风·无衣》/ 解析:闻天语 / 薛红诵读(第1751期)
天语说: [汉]司马迁<史记>-曲沃武公伐晋侯缗,灭之,尽以其宝器赂献于周釐王.釐王命曲沃武公为晋君,列为诸侯,於是尽并晋地而有之.晋武公在统一了晋国之后,为了得到周王室的正式任命,他就采 ...
-
春秋无义战(二):解读晋献公同室操戈以及“国无公族”的历程
一.序言 公元前678年,周釐王命曲沃武公为晋君,列为诸侯.即曲沃武公为晋国国君,是为晋武公.至此,晋国(翼侯)与曲沃政权之间持续67年的内战以曲沃政权的胜利而结束,史称曲沃代冀.曲沃政权与翼侯政权之 ...
-
王权衰落——周天子为何渐渐失去对诸侯的控制权
周朝是中国历史上国祚最长的国家,连绵八百春秋,但是周朝也基本上是天子存在感最弱的朝代.开国仅仅三代君王,也就是五六十年之后,就逐渐的陷入对地方的控制不利中,一直到国运的终结,这个趋势几乎从未被真的逆转 ...
-
曲沃代翼之后,晋国不停的杀公族,为何还能称霸春秋百年?
所谓"春秋",相传鲁国史官按年.季.月.日记录列国大事,一年分春.夏.秋.冬四季记录,于是就将这部编年史简要概括为"春秋",这一段历史即为春秋时代.春秋晚期,孔 ...
-
为什么会有三家分晋,晋国国君为何不能阻止,后来国君去了哪里
晋国西周第一批分封的诸侯国之一,首任国君是周武王的儿子唐叔虞,正宗的周朝宗室,为什么叫唐叔虞呢,难道不应该姬叔虞吗?这是因为晋国最早不叫晋国,叫唐国,当时流行以国号为姓,所以姬叔虞就被称为唐叔虞,唐叔 ...
-
为了谋朝篡位,他们祖孙三代秘密谋划67年,终于成为天下之主
"唇亡齿寒"一词指事物间关系紧要.异常密切.这个成语源自<左传>,是指在晋献公攻打虢时,借道邻国虞,虞未感到危险,结果当虢大败后,虞也被晋献公收入囊下.晋献公是晋国历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