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语小识|憨狗等羊蛋

这是村庄物语第302篇原创推送
先说说“洋蛋”。
有的人在吃喝上或者本就有怪癖,习惯挑挑拣拣。这不好吃,那不能吃,也有的不对他的胃口。有的本就稀松平常的饭食,他甚至吃了过敏。对这样的人,皖北村人要么说他“吃洋了”,要么说他就是“洋蛋”。总之,离不开一个“洋”字。

我就见过特别“洋蛋”的人。在一个乡镇的集上,有个行医的老李。他不吃鱼,任何一种鱼都不吃。还有个广播站的老徐。他从不吃西瓜。据他自述,从小到大,一口西瓜都没吃过。
有人问过啥原因?他们也说不出来个子丑寅卯,反正就是不吃,不想吃,没吃过。够“洋蛋”的吧。

皖北村人还常说一句“憨狗等羊蛋”。我揣测,此处的“羊蛋”,跟原本的“洋蛋”,可能不是一回事。“洋蛋”偏于“洋”——跟别的人不一样;而“羊蛋”可能只是借用实体的“羊蛋”,却具有无明确意义的指向。
我从县城回老家,原来坐的是县乡班车。大概是去年初,改成了城乡公交。到站台才停,跟县城和城市里的公交,一个样。我刚开始乘坐,觉得这就是城镇化的生动成果。我打心眼里,替沿路的人家高兴。它比私人的县乡班车便宜,还准时。坐上了公交车,不就是享受了城市人的福利吗?

前不久我回家,骑的是电动车。路过那个叫东十八里铺的站台边,看见很多人在等车。都伸着头向前瞅,看车来没来。看样子都等急了。我也很关心这个——因为我也有坐公交的需求,干脆停下来,在旁边观察。
后来有人冒了这样的意思:这一路公交不跑了,改往新开通的高铁站了。那一堆人都做垂头丧气状,好几个人顺口说出来的都是——
“憨狗等羊蛋,还等啥。”

一般而言,“憨狗等羊蛋”一语,就是——等,干等着,甚至是傻等着。等人来,等车来,等消息来,但越等越不来,老等总不来。等待的时间长,很大可能等待的结果还不确定。这时候,皖北村人就会把“憨狗等羊蛋”的话说出来。自嘲,或者嘲人,都是可以,且显出一种无可奈何状态下的俏皮。
至于谁是“憨狗”,何为“羊蛋”,似乎已不是那么重要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