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心医话 | 菜花黄,人癫狂!小心被“桃花癫”击中!

医学指导:广东省中医院心理睡眠科主任李艳教授

农历春三四月,好多小伙伴都在期待撞上桃花运,但可别掉以轻心,这时也是“桃花癫”的高发季节。这不,婚期将近的林小姐就被“桃花癫”缠上了:林小姐几天几夜不睡,情绪高涨,还逢人便说“我要结婚了,给你看下我老公,帅不帅?”经诊断,林小姐患上的是双相情感障碍,由于本病高发于春季,恰逢桃花盛开,所以老百姓称之为叫“桃花癫”。

1、什么是“桃花癫”(双相情感障碍)

桃花癫,也叫桃花病、桃花疯,指的是在一段时间内原本稳定的情绪突然变得高昂激动,行为举止也夸大起来。双相情感障碍(bipolar disorder),以阶段性的情感高涨和低落交替反复发作为主要特点,也可能混合存在。

l 躁狂发作时,患者常常表现为过分的快乐、过分的亢奋,情绪反应不稳定,一点小事情就会让其暴跳如雷,还可出现破坏或攻击行为。

l 患者往往对自己的行为缺少自知力,有时会做出夸张的打扮、浓妆艳抹,以吸引异性。

l 有时候患者又会表现出忧郁的特征:如心情沮丧、疲累感、自责,甚至出现自伤自杀等消极想法。

本病大家常常误写作“双向”,其实不然,这里应作“双相”,指的是两种截然不同的情绪相表。主要分为3种类型:

v ①双相Ⅰ型:患者有情绪低落的表现,并且有典型的躁狂发作,特点为重躁狂重抑郁,以躁狂为主。

v ②双相Ⅱ型:有躁狂的表现但并不严重,典型特点为的轻躁狂重抑郁,以抑郁为主。

v ③混合相:患者同时出现典型的躁狂和抑郁发作。

具体内容可以点击复习一下上次我们提到的

读心医话 | 见人就夸,遇人就撩,可能这是病!

2、为什么农历春三四月是“桃花癫”(双相情感障碍)的好发时期?

Ø 首先,春季气温回升,人体代谢较前旺盛,体内的激素水平发生变化,容易出现神经内分泌系统功能紊乱,这时容易出现情绪变化。

Ø 其次春季气候变化大,昼夜温差大,南方地区还可能会出现特有的阴雨绵绵、潮湿不透气的情况,人体的情绪受到气候波动额影响,更家容易出现抑郁低落、烦躁不安的表现。

春季正值清明,这是中华民族纪念祖先的传统节日,其主要形式是祭祖扫墓,为已逝的亲人、祖先送上思念与敬意。在这样的氛围中,居丧反应和对亲友的思恋也有可能会成为情志疾病的诱因。

3、我们在春季要如何调节情绪,怎样防患“桃花癫”?

对于本身患有双相情感障碍或存在一些情绪问题的患者,要定期复诊,遵医嘱服药,不能随便停药或减药。饮食日常生活方面,避免饮用咖啡、可乐、茶、酒精等饮品,充足的睡眠有助于情绪稳定。家人应给予病人多方面的关怀和支持,加强看护,尽量避免各种刺激因素,加强沟通和理解。

对于健康人来说,春季也容易出现烦躁、抑郁等症状,俚语就有“春天到,菜花黄,人癫狂”的说法。因此,建议大家加强体育锻炼,像、慢跑、太极、瑜伽等是不错的选择。具体可点击下文链接。

读心医话 | 这样运动才能睡得好

如果发现有情绪低落、失眠、烦躁、多疑等异常状况,应及时到精神心理专科医院就医。

李 艳

教授,医学博士,博士研究生导师,主任中医师,国家2级心理咨询师。现为广东省中医院心理睡眠专科主任。获得广东省杰出青年中医药人才称号,广东省中医院青年名中医、羊城好医生称号。现任广东省中西医结合学会睡眠心理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广东省中西医结合学会心身医学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广东省临床医学学会临床心身医学和心理治疗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等。

师承北京广安门名中医仝小林教授、陕西中医学院张学文教授、南京中医药大学黄煌教授、河南中医学院李发枝教授,在中医学术和医德医技方面深受名老中医熏陶。在多年的临床实践过程中,逐步形成了以“伤寒六经”“脾胃论”为主的中医理论指导体系,尤其擅长运用“伤寒六经辨证”“脾胃论”相关理论指导治疗焦虑障碍、抑郁发作、睡眠障碍、惊恐障碍、双相情感障碍、精神分裂症等精神心理睡眠相关疾病。

接受过系统精神分析、认知行为治疗、家庭治疗、婚姻治疗、家庭系统排列、沙盘治疗等各流派心理治疗专业培训,灵活采用个人心理治疗、团体心理治疗、家庭系统排列、沙盘游戏、情志相胜疗法等多种疗法,病种涉及各类睡眠障碍、抑郁发作、各类神经症、人际关系困难,青少年情绪行为障碍、婚姻家庭关系异常、亲子关系异常、职业适应困难等各类心理障碍。

出诊时间:周一、三上午(广东省中医院大德路总院门诊心理睡眠科),周四上午(广东省中医院大德路总院西区五楼特需门诊)。

广东省中医院心理睡眠专科简介

广东省中医院心理睡眠专科成立于2005年,建科14年来,发展迅速,诊疗病种全,综合服务能力强,全国影响力大。专科目前拥有临床医生9人,心理治疗师3人,年门诊人次超过30000,纯中医药治疗率接近95%,有效率达80%以上。

心理睡眠专科针对病种涉及各类睡眠障碍、精神障碍、心理障碍及一些疑难杂症。并调整人际关系不良、亲子关系异常、学习障碍、青少年适应障碍、婚姻关系异常等。

科室临床诊疗过程重视躯体治疗以及心理治疗,根据个体需要,治疗方案高度个体化。有选择性结合中药汤剂、针灸、心理治疗、物理治疗。开展个人心理治疗、团体心理治疗、睡眠认知行为治疗、催眠疗法、沙盘治疗、针灸等特色疗法,临床疗效显著,中医特色突出。

供稿:广东省中医院心理睡眠专科 赖云婕

执行编辑:王悦欣

审核校对:何明坤

责任编辑:宋莉萍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