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大处下,柔弱处上 | 《道德经》闻风悦记No. 76
相关推荐
-
道德经解读:“强大处下,柔弱处上”是什么意思?
老子曰:"兵强则灭,木强则折"是什么意思?我们来看<道德经>第76章: [原文] 人之生也柔弱,其死也坚强. 草木之生也柔脆,其死也枯槁. 故坚强者死之徒,柔弱者生之徒 ...
-
《道德经》说:“兵强则灭,木强则折。坚强...
<道德经>说:"兵强则灭,木强则折.坚强处下,柔弱处上."用兵逞强就会被毁灭,树木太强大就会被砍伐.坚强的往往处于劣势的地位,因为你已经成为众矢之的.柔弱的反而能处于上 ...
-
《审度【老子道德经】之全译 》 ---76
第五卷总论篇 A 第七十六章 人之生也柔弱,其死也坚强.草木之生也柔脆,其死也枯槁.故坚强者死之徒,柔弱者生之徒.是以兵强则灭,木强则恒.强大处下,柔弱处上. B 现代汉语 人出生时,是柔弱 ...
-
《道德经》第76章:人之生也柔弱,其死也坚强。草木之生也柔脆,其死也枯槁。故曰坚强者死之徒,柔弱者生之徒。是以兵强则灭,木强则折。强大处下,柔弱处上。
[原文] 人之生也柔弱,其死也坚强.草木之生也柔脆,其死也枯犒.故坚强者死之徒①,柔弱者生之徒.是以兵强则灭,木强则折.强大处下②,柔弱处上③. [注释] ①徒:一类的人. ②下:劣势. ③上:优势. ...
-
道德经76章译文/原文:为何说“人之生也柔弱,其死也坚强”?
开经语 道妙德善抱无得一 行善利生济世救人 虚静恬淡寂寞无为 知强守柔神定气闲 求真返朴天地人和 慈心大用智慧超逸 道常无名玄同无碍 上德无己法雨无边 学习道德经,开启大智慧 第七十六章 强大守柔章 ...
-
人之生也柔弱,其死也坚强:“《道德经》新解”之七十六
人之生也柔弱,其死也坚强:"<道德经>新解"之七十六,萝卜/摄影 义简: 柔弱,柔弱,柔弱,重要的事说三遍,老子本章强调,看万事万物的规律,还是柔弱行事最靠谱. 道德经 ...
-
大邦者下流,谦下为上 |《道德经》闻风悦记No. 61
大邦者下流,天下之牝(pìn),天下之交也.牝恒以静胜牡(mǔ),以静为下.故大邦以下小邦,则取小邦:小邦以下大邦,则取大邦.故或下以取,或下而取.大邦不过欲兼畜人,小邦不过欲入事人.夫两者各得其欲, ...
-
大丈夫处其厚,不居其薄 | 《道德经》闻风悦记No.38
第三十八章 上德不德,是以有德;下德不失德,是以无德.上德无为而无以为;下德为之而有以为.上仁为之而无以为;上义为之而有以为.上礼为之而莫之应,则攘臂而扔之.故失道而后德,失德而后仁,失仁而后义,失义 ...
-
天下莫柔弱于水,而攻坚强者莫之能胜 | 《道德经》闻风悦记No. 78
第七十八章 天下莫柔弱于水,而攻坚强者莫之能胜,其无以易之.弱之胜强,柔之胜刚,天下莫不知莫能行.是以圣人云﹕"受国之垢,是谓社稷主;受国不祥,是为天下王."正言若反. 关于& ...
-
知不知上,不知知病 |《道德经》闻风悦记No. 71
知不知上,不知知病.夫唯病病,是以不病.圣人不病,以其病病,是以不病. 知不知上,不知知病. 知不知上,有两解. 知,然后放下自己的知见,如实地审视问题,这是一解.这和"揣着明白装糊涂&qu ...
-
以天下观天下|《道德经》闻风悦记No. 54
54.善建者不拔,善抱者不脱,子孙以祭祀不辍.修之于身,其德乃真;修之于家,其德乃余;修之于乡,其德乃长;修之于国,其德乃丰;修之于天下,其德乃普.故以身观身,以家观家,以乡观乡,以国观国,以天下观天 ...
-
小国寡民 | 《道德经》闻风悦记No. 80
第八十章 小国寡民.使有什伯之器而不用,使民重死而不远徙.虽有舟舆,无所乘之,虽有甲兵,无所陈之.使人复结绳而用之,甘其食,美其服,安其居,乐其俗.邻国相望,鸡犬之声相闻,民至老死,不相往来. 小国寡 ...
-
天道无亲,常与善人 | 《道德经》闻风悦记No. 79
第七十九章 和大怨,必有余怨,安可以为善﹖是以圣人执左契,而不责于人.有德司契,无德司彻.天道无亲,常与善人. 和大怨,必有余怨,安可以为善﹖ 有没有"无怨"的人? 孔 ...
-
信言不美,美言不信 | 《道德经》闻风悦记No. 81
第八十一章 信言不美,美言不信.善者不辩,辩者不善.知者不博,博者不知.圣人不积,既以为人己愈有,既以与人己愈多.天之道,利而不害;圣人之道,为而不争. 信言不美,美言不信. 信言,信实, ...
-
天之道,损有余而补不足 | 《道德经》闻风悦记No. 77
第七十七章 天之道,其犹张弓与﹖高者抑之,下者举之;有余者损之,不足者补之.天之道,损有余而补不足.人之道则不然,损不足以奉有余.孰能有余以奉天下,唯有道者.是以圣人为而不恃,功成而不处,其不欲见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