喝茶虽好,也有禁忌,肿瘤医生有话要说……

茶,是生活中的必需品,饮茶不仅是一种享受,对人体的健康也非常有益。

中医认为,茶具有清头目、除烦渴、化痰、消食、利尿、解毒之效。历代本草学家和医学家,都将茶作为防治疾病、养生保健的良药。本期,河南省肿瘤医院专家将从多个方面教你如何在茶的清香里品味健康。

喝茶能防癌吗

茶叶中含有抑癌物质,特别是绿茶,具有抗癌和提高机体免疫力的作用。茶叶中的茶多酚有较强的抗氧化活性,能清除体内的自由基,保护细胞免受活性氧引起的DNA损伤;又能帮助抑制肿瘤细胞增殖,降低肿瘤细胞侵袭性。诸多体外实验也证实:茶叶中的茶多酚,尤其是儿茶素、茶黄素和茶红素,能够有效抑制癌细胞的生长。

由于防癌是一项“系统工程”,我们仍然要建立在良好的饮食和生活习惯之上,合理膳食、均衡营养、坚持运动,才能有助于更好地防癌。

肿瘤患者能不能喝茶

茶多酚可以阻断亚硝酸铵等多种致癌物质在体内合成,并具有直接杀伤癌细胞和提高机体免疫能力的功效。茶叶中的茶多酚(主要是儿茶素类化合物)对胃癌、肠癌等多种癌症有预防和辅助治疗作用。因此,肿瘤患者适当饮茶对身体健康是有利的。

这样喝茶增加患癌风险

无论何时,忙了一天,爱喝茶的人总会泡一壶热茶,迫不及待喝下。但是,喝太烫的茶会增加得患癌风险,这并不是危言耸听。

“这跟茶的物质无关,跟温度有关。”中国人喝茶往往是用开水冲泡,又喜欢喝烫的,然而太热的水容易烫伤食道、贲门、胃等器官黏膜。偶尔烫伤一次没有大问题,因为食管黏膜会进行自我修复,但是如果它长期重复烫伤和修复,可能就会促进细胞癌变。长期反复的刺激,可能会导致黏膜溃烂出血,甚至增加食道癌、贲门癌和胃癌的风险。

我们平时倒完茶后,不要急着喝,要等茶水的温度不烫手,也不烫嘴之后再饮用。同理,不只是茶,食物也是一样,不能吃太烫的,需要等食物的温度转温了之后再吃。

不同茶功效也不同

高启龙提醒,喝茶也应该按照体质来选择,不同体质的人应该选择不同种类的茶,饮茶确实有一些禁忌。

根据不同的加工方法,茶又分绿茶、白茶、黄茶、青茶、红茶和黑茶。不同人群适宜的茶不同。

绿 茶

属于不发酵茶,性味甘苦,凉而偏寒。适合内热体质、胃热者可饮用。而不适宜人群包括体寒者、胃溃疡病患、易失眠者。绿茶不能空腹喝,否则会“茶醉”。感冒者、肠胃不好者也不宜喝绿茶。绿茶中较多的鞣酸成分,会与食物中的铁分子结合,形成大量沉淀物,妨碍肠道黏膜对铁分子的吸收,并且,绿茶越浓,对铁吸收的阻碍作用就越大。

青 茶

也称“乌龙茶”,不寒不热,辛凉甘润,是一种中性茶,适合大多数人饮用。乌龙茶可清除体内余热,滋润肺腑,具有降血脂、减肥、抗炎症、抗过敏、解烟酒毒、防蛀牙、美容、延缓衰老、抗癌等作用。

红茶

红茶是全发酵茶,性味甘、温,暖胃、温脾胃虚寒。帮助胃肠消化、促进食欲;能舒张血管与降血脂;改善血管畅通;降血脂、血糖;消炎杀菌;强壮骨骼,红茶中的多酚类有抑制破坏骨细胞物质的活力。建议每天服用一小杯红茶,坚持数年效果明显。

黑 茶

温脾暖胃,降三高,生津止渴,消食化痰,醒酒解毒等多种功效。适宜人群:散寒,温阳,暖胃,适宜任何人群及虚寒体质的人,老人也比较适合。

白 茶

具有健胃提神,祛湿退热、防暑、解毒和治牙痛之功效。白茶温凉、味甘甜,适合中老年人饮用。

黄 茶

具有清热降火、生津润燥、消食导滞助消化的功效。其余同绿茶。

喝茶有五大“讲究”

不要饭后立即喝茶

不少人饭后喜欢喝点茶,认为能帮助消化、刮油脂。但实际上,饭后喝茶不仅没有这样的效果,其中的鞣酸反而易与食物中的蛋白质结合生成沉淀物,影响蛋白质的吸收;茶叶中的茶碱还会明显降低钙、铁、锌等微量元素的吸收,长期如此容易导致营养素缺乏。

不要酒后立即喝茶

很多人都觉得喝茶能醒酒。实际上,茶叶虽有提神醒脑的功效,但同时也有利尿作用,容易使大量未分解的乙醛直接通过肾脏,增加对肾脏的刺激和伤害。此外,饮酒可使人心跳加快,心脏负担加重,而此时大量饮茶,会使血容量增加,对心脏更为不利。

不要长期喝浓茶

浓茶是指泡茶时放的茶叶量过大,或者是冲泡时间久了,茶的味道变得又苦又涩。长期饮用浓茶会刺激胃粘膜,增加患胃病风险;浓茶中的鞣酸,容易使肠液分泌减少,从而引发便秘;还含有较高的氟,更容易诱发结石。因此,健康的成年人一日饮茶12克左右,每次3克,用150毫升水冲泡是适宜的。

绿茶喝头泡

第一泡茶水的营养物质最多,达到了总体营养物质的60%;第二泡茶水的营养物质减少到30%;第三泡更是降到了只有10%;第四泡茶水仅有2%的营养物质。因此建议喝绿茶不要洗茶,最多喝前面3泡,并且不要冲泡过多、过久,以免有害物质的析出。

多选新茶,少喝陈茶

一方面,陈茶在储存过程中容易出现变质现象,可能滋生有害物;另一方面,新茶的有效成分含量更高,更有“明前茶贵如金”一说。经检测发现:春季茶树生长的嫩芽中含有的营养物质最丰富,尤其是第一片嫩叶,含有的茶多酚物质最多,但第二、三片的会依次减少。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