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人解-13经脉起止

(0)

相关推荐

  • 佳明讲中医基础第48讲,经脉者,所以决死生,促百病,调虚实,不可不通

    今天我们进入了另一个章节的学习,叫做经络学说.这个内容也特别特别的重要,为什么呢?我们很多诊察疾病,很多的一个调整的方式,都讲到经络,都讲到经络的一个走向. 所以就需要我们能够去了解经络,经络的分布, ...

  • 十二经络【荐】

    ​十二经络 手三阳,从手至头:手三阴,从脏至手:足三阳,从头至足,足三阴,从足至腹.太阳.少阴行身之后,阳明.太阴行身之前,少阳.厥阴行身之侧. 足经脉长,遍络四体,手经脉短,统在足经,故伤寒外感但言 ...

  • 《四圣心源》:卷一·13经脉起止

    胆.胃.大肠.小肠.三焦.膀胱,是谓六府.肝.心.脾.肺.肾.心包,是谓六藏.六藏六府,是生十二经.经有手足不同,阳明大肠.太阳小肠.少阳三焦,是谓手之三阳经.阳明胃.太阳膀胱.少阳胆,是谓足之三阳经 ...

  • 天人解-16卫气出入

    四圣心源--天人解---卫气出入 [原文]卫气,昼行阳经二十五周,夜行阴藏二十五周. [译文]卫气白天运行阳经二十五周,夜间运行阴藏二十五周. [原文]卫气之行也,常于平旦寅时,从足太阳之睛明始.睛明 ...

  • 天人解-15营气运行

    四圣心源--天人解---营气运行 [原文]水谷入胃,化生气血.气之慓悍者,行于脉外,命之曰卫:血之精专(精纯专一)者,行于脉中,命之曰营.营卫运行,一日一夜,周身五十度.人一呼,脉再动,一吸,脉再动, ...

  • 《淮南子》卷2俶真训诗解13人神易浊贤必逢时

    题文诗: 夫目能察,秋毫之末,耳不承闻,雷霆之声; 人耳能调,玉石之声,而目不见,太山之高. 如是何则?小有所志,大有所忘.今万物来, 擢拔吾性,攓取吾情,有若泉源,虽欲勿禀, 其可得邪.今树木者,灌 ...

  • 读天人解阴阳

    <内经>曰:"阴阳者,天地之道也,万物之纲纪,变化之父母,生杀之本始,神明之府也,治病必求于本". "阴平阳秘,精神乃治",中医治病的最高境界就是平 ...

  • 日签打卡| 地肤子利膀胱,可洗皮肤之风;山豆根解热毒,能止咽喉之痛。

    地肤子利膀胱,可洗皮肤之风:山豆根解热毒,能止咽喉之痛. 设计:木铎

  • 四圣心源卷一·天人解·五行生克

    五行之理,有生有克.木生火,火生土,土生金,金生水,水生木.木克土,土克水,水克火,火克金,金克木.其相生相克,皆以气而不以质也,成质则不能生克矣. 盖天地之位,北寒南热,东温西凉.阳升于东,则温气成 ...

  • 四圣心源卷一·天人解·阴阳变化

    阴阳未判,一气混茫.气含阴阳,则有清浊,清则浮升,浊则沉降,自然之性也.升则为阳,降则为阴,阴阳异位,两仪分焉.清浊之间,是谓中气,中气者,阴阳升降之枢轴,所谓土也. 枢轴运动,清气左旋,升而化火,浊 ...

  • 四圣心源卷一·天人解·脏腑生成

    人与天地相参也.阴阳肇基,爰有祖气,祖气者,人身之太极也.祖气初凝,美恶攸分,清浊纯杂,是不一致,厚薄完缺,亦非同伦.后日之灵蠢寿夭,贵贱贫富,悉于此判,所谓命秉于生初也. 祖气之内,含抱阴阳,阴阳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