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己度人,是“相看两不厌,”还是“伯仁却由我而死”?

(0)

相关推荐

  • 无言的拯救与杀害

    无言的拯救与杀害 --<在深渊里仰望星空>读后记1 徐建华 王导和周顗是两个完全不同的人,王导是那种特别乖巧.特别自律,自己多么委屈.多么辛苦也要让别人舒服的人.而周顗嗜酒无度,不拘形迹, ...

  • 周伯仁,你活该 | 我不杀伯仁,伯仁因我而死

    突然之间,大祸临头. 有人向皇帝进言,王氏一族杀个鸡犬不留. 这是最无本万利的表忠心的方式,用别人的血,为自己的使徒铺路. 王导姓王,也在诛杀之列,他虽然职位司空,其实并没有实权.就因为堂兄王敦起兵造 ...

  • 354.两晋奇人:周伯仁、邓伯道、卞望之

    354.两晋奇人:周伯仁.邓伯道.卞望之 文◉杜若东 温馨提示:请使用本公众号(gkgushiwen)左下侧精选菜单中的号内搜功能,搜索你感兴趣的文章.欢迎您关注下载我的原创书<高中生文言精解一 ...

  • “我不杀伯仁,伯仁却因我而死”,伯仁是谁?到底被谁害死的?

    本       文       约      3000       字 阅       读       需       要 6 min "我不杀伯仁,伯仁却因我而死",儿时电视剧中 ...

  • “我不杀伯仁,伯仁却因我而死”,其中的伯仁是谁,又为何被杀?

    "我不杀伯仁,伯仁却因我而死",我们应该都听说过这句话,但却不一定了解其中典故. 对此,很多人会有这样的疑问:伯仁是谁?他又为何被杀呢? 今天我们就带着这两个疑问,一起来回顾下这个 ...

  • “我无心杀伯仁,伯仁却因我而死”是什么意思?

    "我无心杀伯仁,伯仁却因我而死"出自哪个典故,意义何在? "我无心杀伯仁,伯仁却因我而死"这句话出自<资治通鉴>.典故的大体意思是晋朝一个叫王导的朝 ...

  • 我不杀伯仁,伯仁却因我而死。究竟是怎样一个典故

    一个谚语通常都带有一个耐人寻味的典故.故事的背后总有一些发人深省的道理. "我不杀伯仁,伯仁却因我而死."这是一句著名的谚语,通常被用来形容一种并非自己亲手所为,但最后的悲惨结果却 ...

  • “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李白这首诗藏得真深,原来有关爱情

    独坐敬亭山 李白 众鸟高飞尽,孤云独去闲. 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 李白是诗坛上最有名气的诗人,这几乎是人们公认的结论.那么李白的这首<独坐敬亭山>也如他本人一样,属于人尽皆知的名作. ...

  • 结婚25周年,彼此相看两不厌

    时间在忙碌中总是过得很快,三月初四是我和老公结婚25周年的日子.因为怕忘记我特意在手机上设置了提醒功能.昨天在网络上买了一束鲜花,装点房间,等买完鲜花,看备注,惊讶地发现明天就到日子了.忙碌是治愈各种 ...

  • 遛狗栓绳,牵出“相看两不厌”的和谐

    高大强壮的宠物犬没有拴绳,在街头或公园里突然接近您,甚至狂叫不止,您有没有紧张感.恐惧感? 5月1日起,新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动物防疫法>将施行.其第30条明确规定:单位和个人饲养犬只, ...

  • 中国历代名医图传之六十三 滑伯仁

    滑伯仁(公元一三零四年-一三八六年)名寿,別号撄宁生,原籍许州襄城(今河南襄城)人,后随祖父迁居仪真(今江苏仪徴),又迁余姚(今浙江余姚).他自幼警敏,好学能诗,学医于京口(今江苏镇江)名医王居中,学 ...

  • 元代名医滑伯仁行医故事

    滑寿,字伯仁,晚号樱宁生,生于十四世纪三十年代,辞世于明朝洪武年间,享年70多岁,也是中国历史上一位颇有名气的医学家.他祖籍襄城(今河南襄城),后迁仪真(今江苏仪征)和余姚(今浙江余姚).自幼习儒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