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要妄想修行有捷径可寻(乞者鼎然)

(0)

相关推荐

  • 修行故事丨我是如何走出抑郁症的阴霾的

    本文作者:田居士 本文字数:4994字 本文由"壹伴编辑器"提供技术支持 禅通居士编语: 末学接触很多人学佛的因缘是因为抑郁症.且他们的年龄.职业.出身家境等等均无规律可循.而根据 ...

  • 什么是发愿,如何正确的发愿?李双林

    主讲:李双林 导读 发起誓愿之意.又作发大愿.发愿心.发志愿.发无上愿.总指发求佛果菩提之心(菩提心):别指完成净土,以救济众生之心(即誓愿).盖菩萨所发之愿,有总愿.别愿.净土成佛愿.秽土成佛愿等, ...

  • 如何走入正修行的道路?(乞者鼎然)

    记得小时候总喜欢用沙子堆积起很多的"房子"和"窑洞",总觉得自己堆积起来的"房子"和"窑洞"比其他伙伴都要好,也时常嘲笑 ...

  • 乞者鼎然修行法语

    眼若不放逸,於色堪能不放逸.不放逸色则不放逸眼.於眼色不放逸堪能於心不放逸.於心不放逸则眼见自在,自在於色,常能清净於心,可得身心安止,常随寂静.若如此修,如是证,方为修道人堪能安顺众生,亦勿令 ...

  • 打破固有的佛教,走向全新的修行(乞者鼎然)

    打破固有的佛教,走向全新的修行(乞者鼎然) 真理是恒性的,也就是不变的变幻始终是恒常.真理的确是掌握在少数人手里,不为大多数人所认可和遵循.佛陀发现了宇宙真理性的演绎,也同样洞察到了人心深层的禅定演绎 ...

  • 正修行人基本禅定仪轨(乞者鼎然)

    修道之人贵在彻明根本.根本不明,如瞎人揣摩世界,轮转黑暗,徒劳无意.什么是根本?心为根本.何为心?法性故!法者,众生心.若能离此众生心相,则法即性是.譬如:见波识水,水性朗然,周遍明净.若能离此波相, ...

  • 修行人为什么要坐禅?(乞者鼎然)

    世俗人之所以没有恒常坚固的定力,是因为放纵意识攀缘外界的结果.意识具有分别和索取的功能,是在业的牵引下,对外界进行抽象分辨而最终形成贪爱.因为贪爱是制造生死轮回的根本,所以我们的意识时常因为贪爱无限奔 ...

  • 正修行人当依四念处修习而得大德神力(乞者鼎然)

    什么是四念处?身观念处.受观念处.心观念处,法观念处.这是真正的四念处,也是任何正修行人公认的四念法智.故经云<杂阿含经>卷20:尊者舍利弗语尊者阿那律言.奇哉.阿那律.有大德神力.于何功 ...

  • 你为什么要学佛?你为什么要修行?(乞者鼎然)

    人,本身就是苦.苦,本身就是业.业,本身就是轮回.因为苦,所以学佛.学佛,就是出离苦.出离苦,就是想自在.想快乐,想幸福.这是世间人共同的追求和依附.因为是人,所以才懂得世间苦的纠缠.也因为世间苦的纠 ...

  • 修行哲言(乞者鼎然)

    见到烦恼,花就开了.纵然凋零,绽露的也是种子. 自我,不是我的自己.而是伤感的浮现.贪取的光临.妄想的存在,感恩的开始以及广大无取的心. 做人,于己于他都得踏实对待. 不要灭了你不喜欢的痛苦和伤感,因 ...

  • 修行,是人生最自在的生活(乞者鼎然)

    活着,是每一念的醒悟和明净:醒着,是每一行的清明和无住:生活着,是每一心的踏实和平淡.这样的人生,注定是自在和幸福的.这样的自在也注定是智慧的,这样的幸福也注定是无悔的.人,就应该这样活着.倘若你把追 ...